本书稿系安庆师范大学“戏曲与曲艺”高峰学科建设项目成果。作者对皖江地域“龙腔”“文南词”“弹腔”“青阳腔”“傩戏”“黄梅戏”“枞阳腔”等曲种的传承人、代表性艺人进行实地走访,以实录的形式记述这些曲种的历史、传承现状,以及他们的演艺活动、成长历程和对这些曲种未来发展的看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研究,探究这些曲种的演变
19世纪的法国,在一个春日,一只一无所有的小老鼠流浪到了吉维尼小镇的莫奈花园。在这里,他不仅邂逅了隐居于此的印象派大画家莫奈,更在好朋友米娅和老师雷米的影响下,找到了自己的鼠生梦想——成为一名了不起的老鼠画家。作者基克利以19世纪欧洲绘画发展为故事大背景,以著名的莫奈花园为故事发生地,通过由水彩、墨水和油画绘制的精美漫
《历代人物造型图谱》旨在通过对历代人物画的回顾,从细节体会古人精妙的造型能力与线条艺术的魅力,从而为创作者带去一些灵感与启发,分为“君臣高士”与“仕女婴戏”两册。书中甄选的画作均为历代人物画经典作品,从战国秦汉至晋唐,再到两宋、元明乃至清代,包含帛画、壁画、卷轴画。《历代人物造型图谱·君臣高士》一册以人物画中的男性造型
《历代人物造型图谱》旨在通过对历代人物画的回顾,从细节体会古人精妙的造型能力与线条艺术的魅力,从而为创作者带去一些灵感与启发,分为“君臣高士”与“仕女婴戏”两册。书中甄选的画作均为历代人物画经典作品,从战国秦汉至晋唐,再到两宋、元明乃至清代,包含帛画、壁画、卷轴画。本书为《历代人物造型图谱·仕女婴戏》,以人物画中的男性
本书为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作为纯粹分类用途的艺术面临着被修辞不断稀释的命运,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变化及其引发的种种认识危机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究竟是如何在历史上作为一个观念体系被逐渐建构的。本书从艺术观念这一视角出发,对西方现代美学思想史进行重新梳理,将之前未曾给予特殊关注的美学观点从艺术观念这一维度进行探讨,采用美学思
《识金石》一书为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馆员陶喻之集数十年研究之大成,基于数十年在一流博物馆之过眼珍赏,所做出的专业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书法史串联起来。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唐代石刻”“两宋丛帖”“诸葛亮法书刻帖”三个部分来讨论,将碑刻研究中的几个可究索而又有趣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唐代石刻”之所以重要,是因
本书是《尚善》漫画作品第一部,原作连载于哔哩哔哩漫画。故事以南北朝时期为背景,道士道然收被妖怪养大的女孩为徒,取名尚善,师徒二人展开了一路旅行一路捉妖的精彩冒险。一路上,他们见证了人与妖之间种种悲欢离合。尚善身上的谜团、道长过往的经历,也逐渐浮出水面……这对“半路出家”的师徒,能好好相处下去吗?
山中商会是近代日本古董商和文物经营机构,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经营的主要业务为东亚地区的文物,特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如今在世界上各大知名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中,有不少高质量的作品都是源自山中商会。山中商会的海外拓展始于1894年开设的纽约分店,随后是1899年的波士顿分店、1900年的伦敦分店、1917年成
本书的内容是研究书法的“形”与“势”,即“书法势”。本书分五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理论概述,第二部分是理论解释,第三部分是理论应用,第四部分是前期文章,第五部分是书法势理论大家评。从理论到应用再到社会评论一步步展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完整性,“前期文章”部分让读者了解到“当代书法势理论”的来龙去脉。本书从“势”的角度回答
跨文化艺术美学,涵盖了两大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对跨文化艺术进行美学研究,另一方面是对艺术美学进行跨文化研究。作者尝试从建立跨文化的艺术美学的视角出发,以跨文化阐释学为理论根基,遵循“多元的普遍主义”原则,对跨越不同文化界限的艺术品的创作(包括艺术门类和艺术类型)、批评、传播等行为及机制展开探讨。本书基本上摈弃了中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