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雨廷先生毕生研究的重点是宇宙与古今事物的变化,并有志于贯通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中华学术中的《周易》和道教,有深入的体验和心得。他的著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由张文江根据潘雨廷夫人金德仪女士保存的遗稿整理而成。《周易象数丛稿》,包括三部书:一、《易道履错》,观象玩辞,解析二篇经文。二、《周易象数
《如何从敌人身上获益》由政治哲学讲师、播客“独树不成林”主播仲树从古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代表作《道德论丛》中精选11篇核心文本译介而成,共计15.5万字,其中译者撰写的学术导读达1.7万字。本书精选的《如何从敌人身上获益》《如何正确地聆听》《论控制愤怒》《论心灵的健康》等篇章,既涵盖古典伦理学的经典命题,又涉
本书以甲骨文记述的记事性内涵为依据,结合当代前沿考古发掘成果,以新方法解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神话传说,包括人类起源的神话、日火崇拜神话、龙凤图腾神话、远古皇王神话等几大类神话传说。总结并提炼先秦神话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先民崇尚科学技术、富于创新、甘于奉献、勇敢顽强、勤劳谦虚等美好品德。考察华夏文明的起源及先秦时期神话
美学讲演录是德国古典哲学关于美学和艺术哲学最重要的文献,是黑格尔精神哲学的“绝对精神”部分。本书展示了绝对精神如何在艺术里以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论证了绝对精神为何必然进一步向着宗教和哲学过渡。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讨论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理想在艺术里的三种特殊形式(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理想在各门艺术(建筑、雕塑、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教强国是教育强国的主要标志与核心支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把教育作为重大任务、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凸显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全力开启
1975年,福多出版《思维语言》(即LOT1),原创性地提出思维语言假说。本书是福多思维语言思想的继续,他在回应学界对LOT1质疑的同时,结合当代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等学科前沿成果,自我批判地发展了其后期思维语言(即LOT2)思想。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概念展开,通过对LOT1的回顾和对实用主义的驳斥,对LOT
马尔库塞一生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背景,经历了三次大的研究重心的转向:从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从海德格尔哲学转向黑格尔理性观、从黑格尔哲学转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此相对应的是,他关于人的解放路径的思考也经历了劳动解放—爱欲解放—技术解放—审美解放四种解放理论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其坚持历史唯物主
辩证法是一门极易被误解和误用的逻辑科学,它虽明确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但又常常被僵化的形式思维所影响,成为被人们诟病的“变戏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黑格尔思辨逻辑的生命内涵被完全抽离了,只剩下空洞的躯壳。相反,恰恰是生命意向性有序的新陈代谢,创造了辩证法的逻辑,赋予思辨的丰富价值和意义。为了基本的生存,生命意向性
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中国”,特指1919—1949年时段的中国社会。现代中国是在近代中国(1840—1919)八十年积累的基础上运行的,处于量变到质变的急速转型期。因此,现代中国尽管在时间上只有三十年,但却有文化的中外交汇、古今嬗变,有社会的剧烈变动、矛盾交错,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变化多端,因而现代中国的学术研究非常活
本书通过真实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向非技术读者讲授基本分析方法,介绍发生了什么、将发生什么以及如何使美好的事情发生。本书旨在使非技术读者能够理解分析学会如何影响他们所关注的事物。通过本书所描述的实际情况,读者将了解到分析学应用的关键步骤以及可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