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记录了释迦牟尼和弟子们吃过饭休息时,不经意间发生的一场头脑风暴,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层层递进,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平且和,心生欢喜。整场对话只有一两个小时,相当于今天的一次直播或研讨会。全书只有五千余字,短小精炼,文辞优美锋利,极有穿透力,是理性、天启和美的结合,因而成为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传世经典之一。千百
本书通过梳理考证,记下黄檗山的人文故事和黄檗文化的历史根脉,使黄檗文化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福清黄檗山,是黄檗文化的发源地,有般若台始建于唐,也是宋代以来的祈雨之地。唐时黄檗禅师留下“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江淹、辛弃疾、赵抃、蔡襄、丁谓、王居卿、朱熹、刘克庄、真德秀、翁卷、林希逸、叶
本书从文化传播和普及角度关注福州寺庙文化,介绍佛寺名胜古迹。具体包括:福州佛教小史、鼓山涌泉寺、怡山西禅寺、雪峰崇圣寺、瑞峰林阳寺、黄檗山万福寺、芝山开元寺、旗山万佛寺等。
这是一本关于全球各地魔法信仰与实践的百科全书,帮助您快速了解魔法的源流分支、关键人物、关键神灵、宗教组织等知识,也搜罗了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到《魔戒》《哈利·波特》等流行作品中涉及的魔法话题。全书设置了丰富多彩、简明易懂的专栏版块,配有大量考古文物及艺术作品的精美图片,并通过图表详细解析魔法和神秘学的各种象征符号。
1988年农历戊辰龙年,孙机先生写有一组《咏龙文物》的组诗。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为“龙文化特展”,孙机先生写有长篇解说文字——《神龙出世六千年》。在长期的文物研究中,孙机先生对其中出现的诸多龙元素都曾有过细致阐释。2024年农历甲辰龙年,我们将孙机先生论及龙的有关文章集为一册,在文字演变、器物造形、图像绘画中寻觅龙
《剑桥基督教史(卷六)——改革与扩展(1500-1660)》(TheCambridgeHistoryofChristianity,Volume6:ReformandExpansion1500-1600)主要是展示宗教改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变和社会大飞跃,并非常具体、生动地呈现了基督教从新教改革到天主教革新这段云谲波
本书内容:普罗米修斯公然对抗宙斯而为人类盗得火种,为了探求这一引人入胜的故事在历史上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卡罗尔·多蒂追溯了普罗米修斯神话的发展史,从古希腊之源到它在浪漫主义时期以来的文学再现。普罗米修斯应运而生,他是埃斯库罗斯剧中抵抗宙斯暴政的反叛者,是雪莱笔下政治和艺术良知的辩护人,是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创新的标志性象征
通常来说,人们会认为佛教是一种从印度传入、在中国汉化的宗教,而忽视了它在犍陀罗即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的发展。本书利用佛教文本和犍陀罗考古出土的佛教浮雕、佛像、佛塔、钱币等,探讨了佛教历史上一些令人费解的话题,如玄奘记载的贵霜帝国君主何以两肩出火飞行皇帝会飞行吗?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佛陀和龙是什么关系?武则天为什么说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理论前沿、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区域聚焦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辑为第7辑。
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员,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畲族民众自称“山哈”,是早于汉族客家人居住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的土著居民,他们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民族发祥地。自隋唐以来,畲族先民被迫远离家园,走上长达千年的迁徙之路,并于明清时期逐渐定居下来。经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调查后,于1956年12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