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此有着共同的认识。“吕必松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他环节都必须为它服务。教学原则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成绩测试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崔永华,2008:169)汉语教学要进一步发展,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对其的改进应处于当关注的中心地位。
汉语口语交际技能的掌握,是学习者,尤其是来华学习的留学生比较重视的,甚至认为是最重要的。“在与学习者的访谈中,他们表示:‘说’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任何一个语言学习者眼中,能不能说好某种语言,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流利地使用,是是否掌握了这种语言的最重要的标准。”(李柏令主编,2010:59)作为汉语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技能最主要的口语课,自然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
口语课是分技能教学模式1之下所设置的一门培养专门技能(口语交际技能)的一门课程,其在中国国内的汉语教学中是人们认为相对比较容易教的一门课程,因为学习者身处目的语环境之中,借助于目的语环境,学习者可以有很多习得口语技能的机会1。但是从学习者的反馈来看,口语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并不理想。在海外则与此相反,口语课成为最难教的一门课程,因为缺少目的语环境,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语言实践。
这样,就形成了口语教学在海内外都得不到重视的局面:在海外由于没有目的语环境,以及教学条件等原因,无法很好地开展口语教学;在国内则由于教学观念、教学传统等原因,无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迫切需求,把学生推给社会,过分依赖目的语环境,使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缓慢,最终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口语教学的目标和学习者的期望。
重视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对外汉语口语课也把培养学习者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列为教学目标。也许我们会主观地认为在口语课上已经贯彻和实现了汉语口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是,学习者实际上是否真正兴致盎然地进行了交际呢?口语表达活动在学生之间是否充分、有效地开展了呢?有学者就提出,“不少人将课堂上有出声的对话视为交互教学成功的表现。然而,仔细一观察常常会发现是学生们在轮流读对话或背对话,他们几乎用不着关心对方在说什么。这些对话中没有什么信息的交流,更谈不上感情的交流。”(吴本虎,2000:F6)尽管这位学者提到的是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现象,但是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这些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否也存在呢?实际情况就需要通过调查来了解。
研究英语教学的学者还提出,“学生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依然有依赖教师精讲多练的倾向;教师仍有‘唱独角戏’的现象,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往往变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朱晓申等,2007:302)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情况不同,外国留学生本身没有类似问题,倒是一些教师和实习教师,易于产生这样的倾向。
在谈到中国的课堂教学时,有学者指出,“老师在那里苦口婆心、口若悬河地讲个不停,学生却昏昏欲睡、活受罪。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成了‘痛苦制造者’,学生则成了‘痛苦承受者’”(王坦等,2007:10)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依然存在于中国学生的课堂上,这种情况对汉语教学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外汉语口语课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存在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设计得到解决?这些研究课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探索。自从进行分技能设置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来1,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通过对口语课教学的实地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在实习教师和新手教师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口语课课型特点不突出、课堂上学生开口率过低、课堂上学生练习的机会少等。2这仅仅是我们通过课堂观察以后得出的主观性评价,更为重要的,还是需要通过实证性的调查研究证实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通过调查学习者的意愿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此我们对初级的对外汉语口语课进行了课堂观察,并根据课堂观察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开展调查,希望通过实证的研究方式进一步发现目前口语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汉语口语教学的课堂上,学习者开口率低的问题也同样存在着。有学者提及,“在口语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提高学生的开口率,但是在以灌输和喂养为知识传播方式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开口少,而且极富机械性。能够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弊病的教师,也可能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而做了很多本该由学生做的事,如自己念句子、让学生填空、过多地安排跟读活动和全班活动、对课堂控制过死等……”(翟艳,2013:75)我们发现,要解决口语课学生开口率低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多说,这需要从教学观念到教学的具体操作方面都要有根本性的变革,要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使教师们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对开口率的理解不应当只是让学习者开口就行,而是要看以什么方式开口的。教学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在探索口语课教学新出路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期待是我们最应当重视的。“倪传斌(2007)通过对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的分析和对国内外二语教学文献的梳理,得出结论……在课堂上,外国留学生希望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需要按自己的认知方式整理所学的知识,愿意参加汉语学习策略的培训。‘与其他同学交谈’是他们最喜爱的教学活动,‘3~5人一组’是他们偏爱的分组方式,‘电视、录像、电影’是他们推崇的教辅工具。”(李柏令主编,2010:23)我们注意到互动式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新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可以满足学习者期待的良好方式。采取交互式的口语教学方式也与口语交际和口语教学的特性有关。“口语涉及口头理解和口头表达。口头理解是接收型的,要能听懂互动的话语。口头表达是输出型的,要能进行互动性的话语交际。”(赵金铭,2013:Ⅱ)还有学者提出,“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关系体系,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孙冬惠,李勉东,2009:93)美国研究汉语教学的学者王晓钧也提到,“继传统教学法、功能交际教学法之后,近期出现了互动性综合教学法(Interactive and Integrated Approach)。”(2005:106)在解决口语课当前存在的问题方面,我们试图通过调查分析,探讨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主要是学习者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接受度1,以期改进初级汉语口语课的课堂教学。
交互式教学方式是从最深层的教学观念到最表层的教学操作,对交际教学法的系统的、全面的超越和发展。交际教学法较多地关注语言层面的教学,而且占教学主导地位的还是教师,还是以教为主。而交互式教学把学生真正地放在首位,交互是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以学生在交互中的学习为主。而且,交互式教学的“交互”不仅局限于语言本身,也存在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互。
交互式语言教学,虽有较多倡导,但未见更多积极的回应。如果我们对于来自学生的不满意视而不见,对教学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也视而不见,只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固步自封,会被时代和教学的发展所淘汰。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实证性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探寻解决之道。
本书是在完成马燕华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时所写的一章内容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因此作者在这里首先要感谢马燕华教授的鼓励与支持。本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破茧而出的痛苦过程,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丕承,在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担任外国留学生和中外研究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现职称为副教授。编写对外汉语教学本科生教材一套两本,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编写对外汉语教学论著多部。研究兴趣和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编写研究、语用学、话语分析、会话分析、跨文化交际等。曾赴韩国、德国、美国和日本任教,担任对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
第一章 引 言[∕]1
1.1 对交互性教学方式的界定及有关认识[∕]1
1.2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7
1.3 目前交互性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19
第二章 对交互性课堂教学方式在汉语初级口语课中应用的调查统计分析[∕]27
2.1 调查问卷设计[∕]27
2.2 调查中反映出的当前对外汉语口语课中存在的问题[∕]29
2.3 汉语口语课教学中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32
2.4 交互性教学应成为解决口语课教学中问题的途径[∕]45
第三章 交互性口语课堂教学方式的开展[∕]52
3.1 课堂教学中的交互性教学方式活动[∕]53
3.2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在课外的延伸[∕]120
3.3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134
第四章 在交互性口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作用[∕]154
4.1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促进学习者语言与社会能力发展[∕]154
4.2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学习[∕]160
4.3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更能够发挥学习者自身的作用[∕]170
第五章 交互性教学语言方式中教师角色和作用的变化[∕]173
5.1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中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173
5.2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中教师角色的转变[∕]178
5.3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中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181
5.4 交互式语言教学方式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185
第六章 结 语[∕]190
6.1 交互性语言教学方式中的语言形式教学的问题[∕]190
6.2 开展交互性语言教学要处理好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194
参考文献[∕]196
后 记[∕]211
附 录[∕]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