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核心是创新,关键在品种。2024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入“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为全面总结梳理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的成效,准确反映29种登记作物品种创新应用进展,为特色作物种业提供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编写出版《2020年登记作物品种发展报告》基础上,于今
本书基于历时3年,对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中在山西省收集到的537份黍稷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展示了全省各地收集到的具有抗旱、耐瘠薄、耐盐碱、抗寒等各类型黍稷种质资源537份,每份均介绍了物种名称、收集时间、收集地点及主要特征特性,并附有植株、穗子、籽粒的照片。本书的编写,力求结构层次分明、数据
本书依据草业的4个生产层、3个界面的理论,从8万余词条中精选了2万余词条,加以简明科学诠释。其中,包括草业文化与草业基础学科、天然草地、栽培草地、草地保护、草地资源与环境、草类遗传育种、草坪绿地、草畜产品加工等方面内容。此书是对数十年来我国草业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在我国草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
本书对有关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物、饲用酶制剂、饲用多糖和寡糖、饲用有机酸、有机微量元素及其他物质,以及具有潜在替代抗生素功能的生物活性肽等产品于2016—2021年期间在国内外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按照定义、种类、加工工艺方法、有效组分及其作用机理、应用现状、国内研究进展、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展望
本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马传染性贫血概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病原学基础,马传染性贫血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马传染性贫血的诊断技术,马传染性贫血疫苗的研究及应用,我国马传染性贫血的防控、成就及经验。正文之后还附有马传染性贫血三种诊断技术规范等附录。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广西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著作,介绍了贵州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53个,其中包含地方遗传资源、地方培育品种与引入品种等,详细介绍了每个品种的产区与分布,特征、特性以及开发利用的展望。每个品种均附有彩色照片。资源调查过程中,在原产地未发现的地方品种,猪、家禽等配套系等也都予以收录。
本书共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马流感概述,马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基础,马流感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马流感的诊断技术,马流感疫苗的研究及应用,马流感的预防与控制,马流感的治疗方法。正文之后还附有马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等附录。
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梳理了近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病及人们在自然农法上所做的探索,整理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对近现代农业耕作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弊端;第二,由此引出立体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基本要求、主要内容以及和传统保护性耕作技术相比存在优势;第三,提出了立体保护性免耕的创新解决方案,对该种创新方案技术原理、关键技术、技
本著作通过调查我国污水和再生水灌溉现状数据,通过研究再生水滴灌条件下水分、化学物质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探讨土壤和植物对再生水中化学物质的响应机理,综合分析再生水滴灌条件下水分、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最终提出我国再生水灌溉尤其是再生水滴灌未来的发展对策,一方面为发展再生水滴灌技术、利用污水处
作为唯一产业畜牧化饲养的昆虫,家蚕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饲养历史。本书主要分四篇撰写:历史传承篇、生命绽放篇、无限生机篇和诗词文化篇,从起源东方、丝绸之路、功勋产业、庞大的家属、无悔的一生、多彩的资源、抽丝剥茧、多元化利用、现代化科技融合和未来科技发展、蚕丝绸与汉语文字、诗词及影视关系等角度展开,并插入多个自己动手的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