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第2辑)》旨在反映世界范围内汉语教育、汉语文化传播、汉语国际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业内经验,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国际汉语教育、传播与应用事业的发展。
《国际汉语(第2辑)》适用于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汉语与中华文化传播、汉语国际应用的各类人员,包括汉语教师、研究人员、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及其他感兴趣的人士。
特稿
国际汉语教材发展概况考察——基于“全球汉语教材库”的统计分析
专题论坛:外国人教汉语
教外国学习者汉语要略
“老外”教汉语:经验与启示
汉语教学与汉语研究:韩礼德的早年经历及其影响
教学与习得
从教学语法到语法教学
韩中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及解决方案
教材研发
改变美国大学汉字教学难的重要途径——关于汉语教材中汉字学习内容编写的思考
从《步步高中文》到《第一步》——远程汉语教材改编案例
海外中学生汉语教材中的句式问题探讨——以《快乐汉语》为例
对韩汉语教材编写的针对性问题——以两套初级口语教材的考察分析为例
海外儿童汉语课堂游戏的编写原则
针对两种培养模式的医学汉语教材编写
教师发展
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文化修养
循着名师的足迹——《北语对外汉语教学名师访谈录·赵淑华卷》编后
海外教学现状
日本汉语教学的现状
克罗地亚汉语教学概况及资源建设
……
教学资源评介
调研报告
English Abstracts
交际文化概念的提出对于改变以知识为主的文化教学,重视与交际有关的文化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不能一味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对立起来。应明确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是“与汉语学习和交际有直接关系,并对此有帮助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一点,其范围是大多数中国人所掌握的常识。
在研究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内容本身,而对交际过程中非语言行为(non-verbal interaction)却视而不见。其实,人们交际时可资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有言语行为,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语言行为(杨全良,1990)。一般来讲非语言交际包括手势、姿态、服饰、眼神、表情、体距、触摸和音量等,这些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交际作用。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既包括语言交际文化,也包括非语言交际文化。
3.2 确定积累文化知识的原则
3.2.1 要考虑交际的方向性
目前的汉语教学确实重视文化教学,但还缺乏对交际的全面考虑。交际是由理解与表达构成的。由于受到过去以阅读为主的外语教学法的影响,现有的文化教学往往只偏重于理解,对积极发送信息的表达功能缺少关注。此外,用汉语编写的文化资料主要是中国的材料,这些材料几乎都是给外国人介绍中国国情与文化。在这种背景下,文化教学难免偏重于了解中国文化。
从韩国人的视角来看,交际的理解和表达既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也需要介绍韩国文化。延东淑(2000)在以韩国人为对象的调查中发现,韩国人跟中国人交流时非常需要了解怎样向中国人介绍韩国文化。此外,还要注重一部分当代较通行的世界文化。作为现代国际社会的成员,属于常识范畴的世界文化也常常会在韩中两国的交际中被提及,所以对世界文化的理解也不可缺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