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女性主义?
在“后”女性主义时代如何培养强大的自我?
需要为此做出改变的爱就不是真爱?
……
本书是美国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领军人物菲利斯·切斯勒,向下一代女性主义者传达的富有远见的信息。
切斯勒采用书信的形式,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源起、发展及未来的思考,向年轻的、刚刚觉醒的女性主义者娓娓道来。叙述口吻亲切自然,简明直白,分析探讨了性别、家庭、婚姻、成为母亲的选择、女性独立、权力经济学等问题,为初步觉醒的女性主义者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书信版《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代先锋女性运动领袖,给初步觉醒后辈的女性主义入门书籍!
◎女性需要的不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而是一片属于自己的辽阔大陆。
◎亲历者的第YI视角阐述+丰富的个人经历+深厚的学识背景,给每位女性的解惑之书。
◎各大平台的热议话题!性别、厌女、婚姻、母职、权力经济学……22封信,近20个话题,让万千人产生共鸣的直接对话!
◎改变你对女性主义的看法,直观女性主义的源起与发展。
◎随书附赠“金句”书签2枚,可手写“心愿卡”2张,“人间清醒”信纸1张,“女性主义”贴纸1张。
作者简介:
菲利斯·切斯勒(Phyllis Chesler)
作家、学者、心理治疗师,美国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领军人物,纽约市立大学心理学及女性研究荣誉教授,女性心理学协会、全美女性健康网、长城女性国际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全美电视与广播节目深受百姓欢迎的嘉宾,她还是当代重大事件的专家解说员,曾在《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
她一生致力于女性问题的研究及女性权益的争取,代表作品有《给年轻女性主义者的二十二封信》《女性与疯狂》《养育孩子:母亲的故事》《法庭上的母亲:为孩子和监护权而战》等。
译者简介:
汪丽
安徽桐城人,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博士在读。主要译作有《冷亲密》《看不见的女人》《批判性思维入门》等。
第一封信 你的遗产
第二封信 女性主义者之思
第三封信 我在美国作为一个女孩的生活
第四封信 在“后”女性主义时代如何培养强大的自我
第五封信 文学正典
第六封信 深切的同情悲悯
第七封信 开创历史
第八封信 关于姐妹情谊的女性主义神话
第九封信 自爱与团队精神
第十封信 有原则,不从众
第十一封信 我们需要一块女性主义大陆
第十二封信 “能有所改变的爱就不是真爱”
第十三封信 性与人性
第十四封信 “决定女性命运的既非教会也非国家,而是她们自己”
第十五封信 母职的喜悦
第十六封信 现代的“成家”
第十七封信 婚姻:关于思想的博弈与角色的选择
第十八封信 女性的神游状态
第十九封信 边界
第二十封信 讲述
第二十一封信 经济独立
第二十二封信 致一位年轻女性主义者——他恰巧是位男性,又碰巧是我儿子
参考书目
第四封信 在“后”女性主义时代如何培养强大的自我
在我成长的那个时代,年长女性很少会告诉年轻女性,一个女人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够成为身心完整之人,以及要如何保持女性的自我完整才能够好好生活下去。要是年长者当初告诉了我们那些道理,我们可能早早就会明白,女性人生当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追求,应该是寻找我们自己,而不是去寻觅一位王子(或公主),无论这位王子(或公主)有多么迷人。
自八九岁起,我就开始写诗,从十二岁起,我便开始在鸟岛(Birdland)听爵士乐,在亨利街剧场表演戏剧,整个高中阶段,我也一直跟着乐队一起演出唱歌—但即便这样,我也仍然没有半点自我意识,也没有对未来的明确规划。我只知道,我必须继续读书然后离开家。
1958年,我拿着全额奖学金上了大学。这一次,我终于彻底离开了家。寒暑假里,我像“垮掉的一代”那样穿着黑色服装,在格林威治村的费加罗餐厅和里恩齐餐厅当服务生。我独自一人租住在王子街,那个地区后来被称为苏豪区。我每天都会写日记。我在咖啡馆里写过日记,也在那里写过诗,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旅居巴黎的外籍人士,至少在我当时的脑海里,我就是这么看待那时的自己的。
我独自一人自由地翱翔,没有指导老师,也没有人生手册,这就像在没有安全网的情况下进行一场高空走钢丝表演。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正在做的事情不能靠我独自完成;我所面对的是数千年来针对女性的仇恨;我必须和某个伟大的男人上床、结婚或给他当持家女主人,才能被允许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是有人告诉过我这些的话,我的那些想法可能就会早早消失不见。
从来没有任何权威人士向我提过女性曾经面临过这种困境。也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和男人一样,女人也是人:复杂、有野心、独特非凡。
如果有人曾告诉过我这些的话,会对我有所帮助。毕竟,一个人无法单靠自己弄清楚一切。我希望你不必像我当初那样自己摸索。
也许,人们已经告诉过你,你现在生活在一个“后”女性主义("post"?feminist)时代。这句话在暗示,女性已经赢得了她们的权利,目前享受着绝对(也许甚至是太多?)的自由。要知道,真正的事实可能是,媒体发现女性主义的观点十分时尚,我们经历这段短暂的时期之“后”确实还没多久。我并不是在怪罪媒体。诚然,如今打开电视,你就会听到电视上讨论的全是女性的恐惧和悲剧,它们无时无刻不通过电视侵入你家客厅。
媒体的确为这些问题发了声,但它只是将这些问题当作娱乐消遣,没有任何女性主义的政治分析。而这里,就是你该参与进来的地方。
让我们以街头性骚扰为例。十一岁的时候,我就乳房饱满,腰肢纤细,留着一头乌黑的秀发。因此,从十几岁开始,我的世界就不再是我的了。它属于那些对我凝视、吹口哨、讥笑、做鬼脸、打手势的男性,他们肆意侵入我的思考空间,仿佛我是一份公共财产。每当走在街头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便会走路如风,眼眉低垂,但其实我明白,我心底是暗自激动的。因为这证明我很有魅力,也表明我能对成年男性施加影响。
我遭遇过街头性骚扰,但我却把它看作一种恭维—这就像我母亲那一代女性,如果现在仍有某位男性称她们为“姑娘”,或者绅士地为她们开门时,她们会立马容光焕发那样。
我们女性总会苦中作乐。
1951年,摄影师鲁思·奥尔金在意大利街头抓拍了那张很有名的黑白照片。照片上,至少有十五名男子正色眯眯地盯着一个独自出门的美国女孩。她穿着长长的宽摆裙和凉鞋。从她的面部表情可以直接看出,她被他人操控了,她被困住了,也被吓坏了。她身后是男人,两边也是男人,他们都在伺机等着她。这张照片非常有名。
奥尔金这张照片是典型的街头性骚扰场景。但它还是没能完全呈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些年来,我经常一个人去意大利旅行。作为一个独自出门的女性,我可以证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比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还要糟糕得多。我见过一些意大利男人,他们真是不要命一样忙着向女性献殷勤。他们几乎从窗户跳下来,冲进来往的车流中去搭讪。他们是歌剧式、荒诞、热血且幼稚的—也都是甩不掉的“麻烦精”。
在我成长的那个时代,对大多数无人陪伴出门的年轻女性来说,吹口哨、嘘声、给你钱做笔交易,就是构成“外面的世界”的所有东西。我从来不能安然地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凝望着一棵树、聆听轻柔细雨的声音或站在自己完成的一幅美丽画作前,我也不能在咖啡馆里看书而不被陌生人打扰。那时候,我会担心,或者说也隐隐希望自己会被一些陌生男人搭讪。只有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明白,我曾经体验过的那种“被恭维”的现实,实际上是一叶障目后所见的短浅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