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教研,成就不一样的精彩!
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是学校稳步发展的核心。 教师要成长,必然与教科研有着直接关联。 将研究作为教师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之路,以研究促成长,以研究带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以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树立教师的专业自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师资基础。 正因为有这份初心,我们坚守着,奋斗着,反思着,创新着……
《上一节有想法的数学课》这本书正是我们三年研究实践成果的体现!我们数学教研团队认为,只有把一节课、一个点想透彻了,才能学会思考的方法,把握思考的路径,如果总是泛泛地思考,不关注课堂的生本 对话 求真 累加,教师对课标的解读、对教材的使用就缺乏纵深的认识,就无法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深度学习。 数学课要有深度,教师的思考首先要有深度! 于是,我们持续深入地展开了上一节有想法的数学课的主题研讨活动。
2018 年 4 月 19 日,在名师之路全国著名小学名师成长、名校长培养暨本真课堂五校联盟第 162 次活动中,我校龚婷婷、周燕莉、马晓莹三位教师做课并说课,拉开了上一节有想法的数学课的序幕。 当天下午,全国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梁秋莲老师和《小学教学》主编殷现宾分别进行了评课。 两位专家对三节课给予了较高评价,肯定了教师们敢于把自己的思考付诸教学行动,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有突破的教研精神。 专家的肯定为数学团队的进一步实践探索注入了满满的动力,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接下来的日子里,数学团队在我校特聘数学教育教学专家杨建斌老师的带领下,以年级组为单位,选定教学内容,从不同版本教材分析中深入解读教材,全面梳理数学知识体系,厘清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结构分布。 接着,数学团队分组制定教学设计,研讨微型课,展示现场课,专题汇报,总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团队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让每一位数学组的教师都在这个过程中有思考、有尝试、有收获、有成长! 她们用行动践行了不一样的你 一样精彩的理念,用拼搏展现了大气 博爱 智慧 致行的团队精神。
我始终认为,一所学校,只有营造人人都参与的教研氛围,打造务实求真的教研团队,才能转变所有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实新的教育理念,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 我们的数学团队做到了,从教材分析到微型课,从现场课到说课,每一步都认真走,每一个脚步都踏踏实实,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真实可见。 全员教研的过程,充满挑战与机遇,更充满精彩的成长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 我欣喜地看到,近三年的打磨,磨出了教师们的气质,每位教师都能自信地站在舞台中央;近三年的打磨,磨出了团队的和谐奋进,团队的力量温暖着、感动着每个人;近三年的打磨,磨出了教师们更加专业的教学,使每位教师都成为有专业尊严的教育者。我也知道,所有风轻云淡的潇洒,都来自千锤百炼的磨砺;一切别具匠心的设计,都源于精研细琢的探索! 数学团队的成员携手前行,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了个人素养的积淀和提升。
我坚信,在教学研究这条路上,只有丰富专业学识,提高学科素养,积淀文化底蕴,才能使课堂更厚重、更开阔、更深刻,使学科独有的文化特性浸润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
一节有想法的数学课,必须是真实的;
一节有想法的数学课,应该是有效的;
一节有想法的数学课,必然是有思维成长的;
一节有想法的数学课,更应该有教师的想法和创新!
特别感谢梁秋莲老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感谢洛阳市教体局教研室侯晓丽老师的悉心帮助;感谢洛阳市洛龙区教研室张红利老师的大力支持;感谢我校特聘数学教育教学专家杨建斌老师的陪伴和帮助;感谢数学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辛勤付出!
很幸运,我们一群人结伴前行不累,课堂耕耘不辍,成长收获不菲! 《上一节有想法的数学课》就是真实的记录与见证。 感谢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