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运动生物化学/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系列教材》内容编写按照“学习任务驱动模式”的思路,采用多种灵活生动的方式将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呈现出来,利于教、学互动,通过紧密联系运动实践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探究,同时反映了学科的新进展。
《简明运动生物化学/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系列教材》主要内容分为健身运动的生化基础和竞技运动的生化基础两部分:第1部分介绍运动、体重控制和营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实践应用,运动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生化原理和应用技术;第2部分主要介绍了运动中的能量代谢和水盐代谢及相应的实践应用,力量、速度和耐力训练中的物质代谢能量供应特点、疲劳的生化表现、训练恢复和适应的生物化学,以及运动营养的生化原理和实践应用,增强了相关知识和应用的整体性。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运动时,机体的化学变化、能量转变和运动能力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后和长期体育锻炼与训练中,人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人体运动后的恢复规律和产生适应的规律。这些研究成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体育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运动,已成为体育院校中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及教学体会,为了更好地适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特点,在本书编写中,我们参考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教学参考书,在理论阐述方面适应本科生教学要求和学生知识基础,明确概念、通俗易懂;同时围绕概念展开学习讨论,体现相增强教、学互动性;对应用技术和热点、难点问题增加拓展矢目识,引导师生开展问题导向式学习(PBL),并适当设计一些思考、讨论和探索的环节;在全书内容设计上,不求大而全,力求结合实践理解讲述的基础知识。在章节之间相关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了前后之间内容的一致性,避免重复,同时从逻辑上进行更好的衔接。
本书总体分为健身运动的生化基础和竞技运动的生化基础两部分。
第一部分:健身运动的生化基础。第一章是运动、体重控制和营养之间的相互关系,介绍针对于不同的健身目的,制订相应的运动方案及营养补充方案。第二章在简要介绍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的生物化学基础上,学习运动防治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有关生物化学知识,以便初步掌握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等慢性代谢性疾病运动处方制订原则及营养补充原则。
第二部分:竞技体育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第三章简要介绍人体运动中肌肉内生成能量的3个途径的生化过程,了解不同强度的运动中能量生成的调节,茌运动训练实践中,肌肉能量供应方式的连续性及与训练强度的关系;并初步了解运动中水盐代谢与体温调节的关系。第四章学习力量、速度和耐力训练中的物质代谢能量供应特点,力量、速度、耐力训练中疲劳和适应的生化表现。在力量、速度、耐力训练恢复和适应的生物化学内容的学习中,以供能物质代谢特点为主线,将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和运动疲劳的内容,与训练中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监控相结合,增强了相关知识和应用的整体性。在第五章中,根据运动员在不同项目和不同训练类型中能量代谢的特点,以力量、速度、耐力训练中运动员的能量需要、营养素需要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如何做好运动员合理营养的生化原理和实践应用。
绪论
第一篇 健身运动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一章 运动控制体重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一节 运动减体重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二节 运动增肌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二章 运动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一节 运动防治糖尿病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二节 运动防治高血脂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三节 运动防治高血压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四节 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二篇 竞技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三章 竞技运动的能量和物质代谢基础
第一节 磷酸原供能代谢系统基本过程
第二节 糖无氧代谢基本过程
第三节 糖有氧代谢系统基本过程
第四节 脂肪有氧氧化代谢系统基本过程
第五节 运动中水盐代谢与体温调节的生化机制
第四章 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与适应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一节 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中的能量供应
第二节 力最和速度、耐力训练中疲劳的生化机理
第三节 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后恢复和适应过程的生物化学基础
第五章 竞技运动营养生化分析
第一节 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中合理营养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节 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中人体能量和营养素需要量
第三节 力量和速度、耐力项目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营养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