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长江和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文化意义上与地理学上的中国南、北分界线,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皖东丘陵》立足于这片地跨安徽滁州市和马鞍山市的江淮分水岭东段及其所分江河的流域本身,展示了受其影响而发育出来的丘陵、台地、岗地、盆地等地貌,以及环绕女山湖、高邮湖等滨湖地带和滁河、淮河沿岸形成的平原圩区。同时,书中还有针对南、北分界线形成的具有明显过渡性特征的气候、土壤、植被,以及当地人借助河湖密布、临江近海的地理环境发展而成的“鱼米之乡”的介绍。作为“金陵钥匙,江淮保障”,皖东之地过去烽火不断,无数风流人物留下足迹:既有在楚汉相争中落败而留下一路悲歌的项羽与虞姬,也有凭借一篇游记成就琅琊山千古美名的欧阳修,这里还哺育了一代农民皇帝朱元璋,造就了“敢为天下先”、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凤阳小岗人……有关这个“帝王之乡”“改革之乡”“花鼓之乡”的移民文化、代表性建筑、特色菜肴、传统祭祀及文化艺术在书中都有着精彩的呈现。
适读人群 :大中学生与青年,地理知识爱好者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依据文化意义上和地理学上的江淮分水岭东段划分本分册范围。
揭示欧阳修笔下“环滁皆山也”的真相:丘陵、台地、岗地、平原并存,却没有一座真正符合地理学概念的“山”。
展示“襟江带淮”的地理区位所催生的鱼米之乡和烽火兵地。
多方面呈现移民“帝乡”的历史文化:在打号子、洪山戏、白曲、花鼓中延续着江淮官话的传统……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人—地关系的中国式表述。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尝试以地理学为基础,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对中国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的历史和现状以全方位视野实现一次全面系统、浅显易懂的表述。学术界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实现这种尝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丛书力图将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读者所乐见的形式呈现,借以充实地理科普读物品种,实现知识的“常识化”这一目标。
为强化本丛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区域的相对完整和内在联系,本丛书根据中国的山川形胜,划出数百个地理单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诸岛”“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单元全部拼合衔接,即覆盖中国全境。以这些独立地理单元为单位,将其内容集结成册,即是本丛书的构成主体。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示中国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单元分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分册:其一以同类型地理事物为集结对象,如《绿洲》《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为叙述对象,如《长江》《长城》《北纬30度》等。以上三种类型的图书共同构成了本丛书的全部内容,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视野幅宽,自由选读其中部分分册或者丛书全部。
本丛书的每一分册,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单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多样性物种等,以及在此间展开的人类活动——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为叙述的核心。为方便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系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各分册的内容不做严格、细致的分类,而只依词条间的相关程度大致集结,简单分编,使整体内容得以保持有机联系,直观呈现。因此,通常情况下,每分册由4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自然地理,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物种、生态等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经济地理,容纳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物产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历史地理,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历史相关的内容;第四部分为文化地理,收录民俗、宗教、文娱活动等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
本丛书不是学术著作,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书,但为了容纳尽量多的知识,本丛书的编纂仍采用了类似工具书的体例,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通俗读物之生动有趣与知识词典之简洁准确的科普读本——各分册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被浓缩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纷繁的信息被梳理为明晰的词条,并配以大量的视觉元素(照片、示意图、图表等)。这样一来,各分册内容合则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则为一个个简明、有趣的知识点(词条),这种局部独立、图文交互的体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随机或跳跃式阅读,给予读者最大程度的阅读自由。
总而言之,本丛书希望通过对“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让读者对自身所栖居的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读者倘能因此而见微知著,提升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知,进而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则更是编者所乐见的。
受限于图书的篇幅与体量,也基于简明、方便阅读等考虑,以下诸项敬请读者留意:
1.本着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则,本丛书以决定性、典型性、特殊性为词条收录标准,以概括分册涉及的知识精华为主旨。
2.词条(包括民族、风俗等在内)释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观态度。
3.本丛书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为基础绘制相关示意图,并依据丛书内容的需要进行标示、标注等处理,或因应实际需要进行缩放使用。相关示意图均不作为权属争议依据。
4.本丛书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行政区划的标准名称,均统一标注于各分册的“区域地貌示意图”中。此外,非特殊情况,正文中不再以具体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表述(如“北京市朝阳区”,正文中简称为“北京朝阳”)。
5.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及计量单位等,本丛书均直接引用。
这套陆续出版的科普丛书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丛书的编、撰、审诸环节中,大量摄影师及绘图工作者承担了丛书图片的拍摄和绘制工作,众多学术单位为丛书提供了资料及数据支持,共同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囿于水平之限,丛书中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欢迎读者提供建议、线索或来稿。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江淮分水岭 2
一 自然地理
\"环滁皆山也\" 9
定凤嘉丘陵台地 9
明光-来安丘陵台地 9
滁西丘陵 10
来安-全椒盆地 11
\" 两隆三陷\" 11
凤阳运动 12
郯庐断裂带(皖东段) 12
滁河断裂 12
老嘉山深断裂 13
张八岭 13
凤阳山脉 16
淮河(皖东段) 16
滁河 16
池河 18
白塔河 18
得胜河 18
花园湖 19
四季分明、季风明显 19
黏磐黄棕壤 20
连阴雨 20
水灾严重 21
小震频繁 22
韭山 22
狼窝山 23
九华山 23
狼巷迷谷 23
燃灯-黄泥铺缓岗地 25
凤阳临淮冲积平原 26
卧牛湖 26
月明湖 26
濠河 27
小溪河 27
板桥河 28
鲍家沟 28
老嘉山 28
鲁山 29
矾山 29
官山 29
紫阳山 29
女山火山口 32
香花涧 32
女山湖 32
七里湖 33
跃龙湖 34
岱山 34
泉坞山 34
九里山岗 35
定远盆地 35
大横山 36
珍珠泉 36
岱山水库 37
窑河中上游 37
蔡桥河 38
马桥河 38
北将军岭 39
琅琊山 39
大丰山 42
白米山 42
五尖山 42
花山彩云洞 43
重熙洞 43
紫薇泉 43
让泉 44
西涧湖 44
深秀湖 45
清流河 45
车毂尖 46
神山 46
龙山 46
铜井山 47
独山 47
碧云湖 47
岱山湖 47
襄河 48
大马厂河 49
管坝河 49
龙王山 49
二十里长山 50
舜耕山 50
练子山 50
舜歌湖 51
来河 51
五加河 52
施河 52
皂河 53
天长丘陵岗地 53
草庙山 53
天长平原 54
\"汀长窦\" 54
铜龙河洼地 55
高邮湖西部湿地 55
沂湖 56
黄家湖 56
杨村河 57
川桥河 57
鸡笼山 57
娘娘山 58
香泉 58
姥下河 58
迢迢谷 59
鹿岩山 60
褒禅山 60
华阳洞 61
大渔滩湿地 62
女山湖湿地保护区 63
皇甫山自然保护区 63
南屏山森林公园 64
白鹭岛森林公园 65
珠龙油桐 65
和县古榆树 66
琅琊榆·醉翁榆 66
\" 欧梅\" 68
水杉 68
麻栎 69
青檀 69
榉树 70
黄连木 70
江浙钓樟 71
罗布麻 71
云实 71
滁州水竹 72
\"鹭鸟庄\" 72
羊獐 73
大天鹅 73
豆雁 74
赤麻鸭 74
斑嘴鸭 75
红头潜鸭 75
白尾海雕 75
小杜鹃 76
仙八色鸫 76
黑枕黄鹂 76
金腰燕 77
白鹡鸰 77
牛头伯劳 78
淮王鱼 78
滁州鲫 78
梅鱼 79
桃花水母 79
二 经济地理 史前稻作农业 83
桑蚕业 83
畜牧业 84
竹编业 85
和县蔬菜基地 85
逢集 86
浮山堰 87
清流关 87
阴陵古道 88
濠梁水马驿 88
积玉桥 88
临淮浮桥 90
广惠桥 90
百炉桥 90
上下水关 91
独轮车 91
凤阳石英砂 92
凹凸棒黏土 92
石膏 93
凤阳玉 94
琅琊山铜矿 94
定远盐矿 95
明光绿豆 95
来安三蒜 95
大余郢地瓜 96
甜叶菊 96
菱角 96
天长龙岗芡实 97
来安花红 98
滁菊 98
南谯茶 98
凤阳烟草 100
定远猪 100
天长鸡 101
女山湖大闸蟹 102
凤画 102
苍山磨刀石 103
三和千张 103
秦栏大脆 104
甘露饼 104
琅琊酥糖 105
马厂酥笏牌 105
池河雪片糕 106
周岗雪枣 106
乌江霸王酥 107
全椒泥鳅面 107
管坝牛肉·和县炸牛肉 107
秦栏卤鹅 108
雷官板鸭 108
定远桥尾 108
天长黑瓜子 109
含山红瓜子 109
明光酿酒 109
三 历史地理 和县直立人 113
淮夷 113
移民\"帝乡\" 114
江南移民大逃亡 114
卑梁之衅 115
项羽败退阴陵道 115
天长建县 115
滁州大战 116
藕塘之战 116
郭子兴起兵 117
罢建中都 117
乌衣之战 119
池河战役 120
半塔保卫战 120
小岗村\"大包干\" 121
钟离 122
滁州 123
全椒 123
定远 124
侯家寨遗址 124
陈思古堆 125
大城墩遗址 125
濮家墩遗址 126
何郢遗址 127
尿布滩遗址 127
石梁土城遗址 128
阴陵故城遗址 128
东城故城遗址 128
三角圩汉墓群 129
明皇陵 130
杨捷墓 131
《城全椒县记》碑 131
定远汉画像石 131
临淮关古镇 132
乌衣古镇 132
炉桥古镇 133
龙岗古镇 133四 文化地理 回族 137
江淮官话 138
凤阳酿豆腐 138
汊涧素鸡 139
嘉祐鱼丸 139
烩鱼羹 139
凤阳民居 139
阮氏宗祠 140
传庚礼 140
挺丧·送葬 141
开秧门·糊秧门 141
打号子 142
祭祖师 142
刻欢门 143
正月十六走太平 143
二月十五走山头 144
七公大王 144
\"一亩三分地\" 145
醉翁亭 145
明中都鼓楼 146
国光楼 147
琅琊山石刻 147
尊胜禅院碑刻 148
中九华寺遗址 148
龙兴寺 149
禅窟寺 150
琅琊寺 150
嘉祐禅院 151
法华禅庵塔 152
令狐塔 152
碧霞宫 153
临濠府城隍庙 153
定远关帝庙 154
女山湖火神庙·古戏台 154
赤镇都天宫 155
霸王祠 156
朱孝子祠 156
沃公祠 157
大年·小年 158
端午节 159
八月节 160
琅琊山庙会 160
界首庙会 161
凤阳花鼓戏 161
洪山戏 162
来安白曲 163
凤阳花鼓 163
端鼓 164
花鼓灯 165
秧歌灯 165
兰花灯 166
杈拉机 167
拜香凳 167
\"流星赶月\" 167
\"五马破曹\" 168
手狮灯 168
\"八朵云\" 169
\"跑驴\" 169
马叉会 170
凉亭锣鼓 170
丰收锣鼓 170
濠梁观鱼 171
鲁肃 171
韦应物 172
张洎 172
欧阳修 173
辛弃疾 174
朱元璋 174
徐达 175
吴敬梓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