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有别于纯思想史研究或党史研究的体例,本文没有以时间顺序或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作为论述线索,而是以马克思主义语词的本土接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土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土实践为论证逻辑,力图从马克思主义在认知维度的本土化(acculturation)和实践维度的本土化(local
本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下对粤港澳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粤港澳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容与核心目标,将公民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容归纳为国家认同意识、法治规范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公共道德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六个方面,提出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
书稿努力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本质批判的核心内容、内在逻辑和时代意涵。尝试准确凝练逆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本质批判之于把握资本主义新动向新特点、揭露西方所谓“自由贸易”话语陷阱、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当代价值。按照经验描述与规范研究的相统一的科学范式,努力把充斥着
就1949年前汉译《宣言》的研究来说,书稿以前人对文本考证、概念流变研究为基础,从诠释经验的角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解活动作为整体,从“如何理解”、“如此理解何以可能”、“理解何为”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将特定历史时期的理解经验化为坚定信仰、牢固信念的有用之资。书稿的研究彰显了“回到初心”的理论探索价
本书依托经典文献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图在扎实的文本解读基础上,对马克思哲学视域下承认思想的理论逻辑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建构起马克思对于承认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内在逻辑及方法的思想构架,并就马克思对承认理论的重构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维向度展开深度解读和系统思考。同时,本书力图坚持理论与历史的统一,全方位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基本理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新时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现状、新时代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对策。创新主要表现在:(1)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内涵及特征、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内在关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意义功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巩固和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材,如何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完整的教学环节衔接等科学的教学设计,凸显出本门课程特有的历史与经典贯通、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特征,是值得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值得研究的教学课题。本课题组在认真学习众多专家主编的经典教材及自身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运用“典?理?史”(
本书为学术研究文集。本书是一本论文集,是第二届全国“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学术论坛的优秀论文汇编,代表了国内专家学者目前对中外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沿成果。内容涵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辩证法理论、生态理论、科学技术观等重要论域的比较研究,也包括对拉美马克思主义、俄罗
本书分七章,内容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系统深入研究马克思人民民主思想对于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施更加切实、更有成效的人民民主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和意义。选题在对马克思民主思想进行文本学和历史学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