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编目出版甜菜种质资源1863份,其中资源来源于阿尔巴尼亚1份,奥地利5份,保加利亚2份,比利时8份,波兰90份,朝鲜4份,丹麦6份,德国33份,俄罗斯2份,法国10份,荷兰32份,加拿大4份,捷克16份,罗马尼亚17份,美国147份,南斯拉夫1份,苏联89份,日本87份,瑞典19份,匈牙利16份,叙利亚1份,伊朗
本书简要介绍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现状,分析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突出显示了机械化制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作者从2012年以来开展的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包括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播种与插秧技术、农用无人机喷施赤霉素和辅助授粉技术、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干燥技术及杂交水稻
本书共分为3篇,在兼收并蓄国内外菘蓝水分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旨在探索绿洲菘蓝水分高效管理理论与技术,包括绿洲膜下滴灌菘蓝水分高效利用及调亏灌溉模式优化、绿洲菘蓝对膜下滴灌水分调亏的响应、水分调亏对绿洲膜下滴灌菘蓝生理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华北是我国小麦和玉米重要的生产基地,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区域粮食生产带来诸多影响。考虑到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及气候变化趋势,阐明气候风险及其对华北粮食作物的影响,并采取适应技术对策,将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书基于作者多年气候变化数据与农业相关科研工作积累,以华北为关注区域,从粮食生产、气候变化、作物响
本书系统介绍了燕麦的基础生物学及其饲用研究进展,包括燕麦属物种的分类和起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非生物胁迫研究,以及饲用燕麦的育种概况、高产种植模式、营养吸收研究、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加工贮藏利用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燕麦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加工利用研究,既涵盖了燕麦的基础研究,又兼顾了
本书共分9章,概述了夏直播花生的生产状况、生育特点和高产途径;从出苗特性、农艺性状、光合衰老特性、养分吸收利用、土壤碳氮组分、根瘤固氮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夏直播花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高产生理基础;重点介绍了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夏直播
本书系统阐释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理论与实践,包括绪论、理论篇、技术篇、机具篇、应用篇五部分,共15章。绪论(第一章、第二章)介绍了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与间套作优势,以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内涵与研究方案;理论篇(第三至七章)分别从光、水、养分高效利用,低位作物株型调控与品质形成,病虫草害发生等方面阐述了玉米大豆带
本书聚焦东北玉米带长期连作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从栽培学、耕作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角度详细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科研进展。书中深入分析了东北玉米带长期连作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变化规律,系统总结了黑土农田耕层与玉米生长发育的关系,提出了土壤结构性障碍消减技术、土壤功能性障碍消减技术和养分综合管理技术,构建了适于东北黑
《云南金花茶保护与开发利用》对云南金花茶形态特征、野生资源分布及数量、遗传多样性、种苗培育技术、丛生芽发育的转录及代谢特点、人工栽培技术、人工林的微生物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读者可通过本书认识濒危植物云南金花茶的外形特征、资源特点、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园艺、茶学、林学、农学、
本书介绍了“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响应盐、干旱胁迫的多组学研究成果、紫花苜蓿抗旱耐盐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分子机制、重要耐盐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与基因组编辑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外源激素对盐胁迫紫花苜蓿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及紫花苜蓿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等内容。本书大部分内容为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利用多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