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整理了我国傣族、纳西族、哈尼族、景颇族、壮族、白族、土家族、维吾尔族、苗族、蒙古族、藏族共11个民族的88种代表性药用植物,每种药用植物详细介绍了其生物学特征及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附有详尽的文献,可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民族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本书可供医药学、天然产物化学等领域
本教材主要介绍了江西地区常见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材从生产实际角度构建内容体系,以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为主线,以药用植物栽培生产基本技术要求为依据,广泛吸纳的栽培技术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全书按照不同栽培品种划分章节,共介绍了枳壳、车前子、黄栀子等40余种药材的详细栽培技术。本教材适合药学、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中药材栽培
本书是对我国油橄榄主要种植区多年栽培技术的甄选和总结。全书共分九章,章详细描述了目前国家和省级10个代表性良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第二章介绍了油橄榄的实用育苗技术,包括圃地选择、沙床育苗和温室轻基质育苗;第三章介绍了油橄榄的生态习性和栽植技术;第四章介绍了油橄榄的综合管理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施肥技术、排灌技术和水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及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药材种植业蓬勃发展,新产区不断涌现,中药材种子交易及贸易日趋活跃,但是中药材种子缺乏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检验方法。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支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联合国内48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企业系统开展了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的研究。本书系统介绍了131种中
本书结合我国地理环境、气候、药材产业形势、政策导向等因素,选取适于林下种植的常见中药材品种,对药材原植物、资源分布情况、药用价值、产业现状及发展主要问题进行了描述,便于林农按自己实际生产情况选择合适的林下药材品种,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药材种苗繁育、人工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质量评价等方法的描述,并对每种药材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食用油供给安全,进一步提高花生生产能力,实现花生增产、提质、增效,事关国计民生,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花生生产科技水平发展迅速,但产区间差异较大,及时总结和推广这些新技术,有助于提高全国花生整体生产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花生的需求。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分品种、播
本书重点介绍了6种食用特种作物(雪莲果、甜叶菊、蛇瓜、魔芋、芦笋和凉薯),25种药用特种作物(金银花、当归、川芎、白术、薄荷、石斛、丹参、麦冬、泽泻、川贝母、三七、天麻、茯苓、黄连、川白芷、藿香、川牛膝、白芍、川乌头、川续断、半夏、地黄和射干),15种药食两用特种作物(生姜、牛蒡、川明参、紫背天葵、芥蓝、荆芥、球茎茴香
生物炭对绿洲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的改良效应
诺丽(MorindacitrifoliaL.)属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2010年5月20日,卫生部①批准诺丽果浆为新资源食品(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9号)。诺丽果实属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随着后熟,果实中的活性物质、营养元素、糖代谢、风味和色泽等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以不同成熟度诺丽果实作为原料加工的产品,其功效是
本书介绍了花生的国内外状况及生物学基础并详述适合南方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展示了南方花生高效栽培单项关键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对引领和指导花生栽培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