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地方文献中稀见禁戏史料的爬梳与解读,从政治统制、法律禁饬、宗教裁禁、道德劝诫、风俗整顿等层面展开禁戏制度化的过程的研究。在讨论权力控制、文化规约与心理束缚对清代戏曲演剧的复杂作用的同时,也特别关注礼乐、礼制下行,通过官箴学则、乡约家训、士绅言论对民间意识形态的建构,并延及民间演剧的非法与合法、制度禁戏的限力与缝
在歌剧盛行的年代,歌剧既不是“古典乐”,也算不上正统艺术,而是一出出让人喜闻乐见的“狗血肥皂剧”。如今,很多歌剧名作被重新编排上演,其中既没有人们期待的豪华演出服饰和舞台背景,也没有美貌的王子和公主的恋情,有的只是晦涩、难懂的先锋派作品。本书将为你揭开歌剧戴着的假面,展现它的娱乐本质,从另一个层面发现剧院经典作品更深的
作者运用丰富的文献材料和大量京剧实践知识,详细叙述了京剧的起源、发展、流派、唱腔等问题,还细致讲述了京剧舞台布置、演员角色、京剧行头、京剧使用乐器等,可以说,本书记叙了关于京剧的方方面面,是一部关于京剧的“小百科”。本书稿以作者张永和曾出版过的《京剧艺术一知谈》为底本,删减了“票友大赛”“传统京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三大
本书名为《当代剧场与中国美学》,是陶庆梅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大陆本土戏剧实践,做出带有问题意识的整理与研究推进。书中围绕国内演出过的一些重要戏剧作品,展开叙述、分析与讨论,深入思考、剖析当代欧美现代戏剧理论的历史脉络与概念内涵,并尝试在与当代西方现代戏剧理论对话的过程中,建构中国自己的戏剧理论语言。由于20世纪中国文
本书包含叶长海教授多年的戏曲研究成果以及对艺术的感受心得。全书第一辑的文章专注于中国艺术的基础理论,名为《论艺》;第二辑名为《说剧》,既包含戏曲史的研究成果,亦有对现当代戏剧现象的认识。
《戏剧影视艺术家的摇篮:中央戏剧学院》以中央戏剧学院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从学科建设与教学机构、课程结构、国家教学团队和教职工队伍建设、国内与国际学术组织、办学场地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学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扎实推进建设和戏剧教育综合改革事业发展的相关情况。
本书介绍了一套以格洛托夫斯基方法为核心的形体表演训练。作为格氏在美国教学时的第一批学生,作者继承了他的毕生心血,并在此基础上吸纳了当今世界上其他优秀表演教师的方法,弥合了格氏体系中形体探索和表演技巧之间的缝隙。随着一节节表演课的展开,在小说般富有场景感的对话中,作者生动勾勒了八位虚构的演员,向我们展示了将这些非凡的课程
丛书内容简介丛书以音乐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福建省入选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有关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舞蹈音乐等项目的音乐材料为主干内容,为了普及与教育的方便,各分册均按概述、唱腔曲谱、器乐曲牌曲谱、锣鼓介头、选段、传承人介绍等大致板块进行设置,不同于以往的资料整理汇编的做法,而是按有利于学习者对分类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读的形式介绍了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及学术价值,第二部分全文影印著作首版版本。《宋元戏曲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全书共16章,介绍了古代巫者的装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抵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等内容,材料丰富,治学态度谨严,对后世颇有影响。《明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导读的形式介绍了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及学术价值,第二部分全文影印著作首版版本。《中国书史》共20章,记载了我国图书事业的发展史,着重著录了各个时期的版刻情况,其取材及体例与《书林清话》部分相仿佛。《说书小史》首版于193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把有关说书的散碎资料加以爬梳整理,发现其内在联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