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曾经长久地塑造了中华文明。正如李源澄《经学通论》所言:“经学者,统一吾国思想之学问。未有经学以前,吾国未有统一之思想。经学得汉武帝之表彰,经学与汉武帝之大一统政治同时而起。吾国既有经学以后,经学遂为吾国人之大宪章。经学可以规定私人与天下国家之理想,圣君贤相经营天下,以经学为模范,私人生活,以经学为楷式,故评论政治得
本书内容包括:四川兵役概说、复原法规辑要、日人对我东北言论集等。
本书是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在“绪论”之外,共有“经学导读”、“史学导读”、“子学导读”和“文学导读”四部分内容。导读部分主要介绍国学及经史子集的定义、意义、内容以及研读方法;选读部分选取各部经典,如“经学导读”部分选取《尚书》、《周易》等部分篇目进行注释与解读,收举一反三之效,为进一步研读打下基础。本书注
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上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本书收录了田税;赋税差品;六十五復征;天号;爵制;祭天有无尸;鲁二至之日不祭天地;卜郊;六宗;三望;社神等内容。
国学经典诵读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三辑·经部)共含16册,为影印古籍,涵盖了中国本、朝鲜本、日本本三个范畴,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经学著述在东亚地区的流传概貌。从版本价值上来说,这批汉籍中有被评定为“日本国宝”的唐钞本和日本奈良时代钞本(东洋文库藏本)各一种,各有多位名人题识、印笺,实属稀珍。另有元明清三代中国本共六种。其中,元种善堂
在我国数以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称之为国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本书以提问形式,展现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国学智慧,是广青少年读者了解国学知识的入门书籍。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叢書的編纂,也將給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積累豐富的學術資料,給漢籍之路的理論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內涵,流失在海外的漢文古籍便是「漠籍之路」閃亮的標識。我國的出版工作者應該弘揚漢籍之路理論,推動漢籍收集出版工作,使中華文化的價值進一步得到世界的認同。《域外漢籍珍本文庫》資料搜集與編纂已進行多年,版本調查、編目
本书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易于诵读;其内容丰富,包含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古往今来,无数人都从中汲取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