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现代地质学的系统论、活动论等先进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多技术相互交叉、多模式相互融合为特色,以火山活动背景、期次、产物以及对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改造作用为主线,重点分析和总结塔中地区火成岩的岩相、产状、性质、成因、发育期次以及分布规律等,指出中央隆起带以二叠纪火山岩为主,受柯坪断隆南断裂带、色力布亚-玛扎塔格断裂带、阿恰-吐木休克断裂带、古董山断裂、塔中Ⅱ号断裂等大型反转断裂带控制,具有西厚东薄、北厚南薄、断裂带附近火山较发育、北部有大规模的火山溢流的特征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 录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勘探历程1
1.1 区域地质特征1
1.1.1 区域地质背景1
1.1.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1
1.2 区域地层特征13
1.3 勘探历程16
第2章 中央隆起带断裂发育及演化特征18
2.1 塔中地区断裂发育演化特征18
2.1.1 塔中地区断裂体系19
2.1.2 塔中地区主要断裂剖面特征19
2.1.3 塔中地区主要断裂形成演化22
2.2 巴楚地区断裂发育演化特征24
2.2.1 巴楚地区断裂体系24
2.2.2 巴楚地区主要断裂剖面特征26
2.2.3 巴楚地区主要断裂形成演化35
2.3 张性断裂发育演化特征36
2.3.1 现今基底正断裂39
2.3.2 现今上逆下正断裂40
2.3.3 早期伸展-后期挤压反转断裂40
2.3.4 张性断裂演化特征41
第3章 中央隆起带火成岩发育及展布特征48
3.1 露头区火成岩特征48
3.1.1 阿克苏肖尔布拉克地区火山岩特征48
3.1.2 阿克苏沙井子地区火山岩特征49
3.1.3 巴楚小海子南闸地区火成岩特征54
3.1.4 巴楚小海子北闸地区火成岩特征55
3.1.5 巴楚瓦基里塔格地区火成岩特征58
3.2 隐伏区火成岩特征60
3.3 隐伏区火成岩展布特征67
3.3.1 隐伏区火山岩剖面特征69
3.3.2 隐伏区下二叠统火山岩平面展布特征77
3.3.3 卡1三维区块火成岩地震厚度特征89
第4章 中央隆起带火成岩岩石学及岩相学特征94
4.1 火成岩岩石学特征研究94
4.1.1 火成岩岩石性质94
4.1.2 火成岩主要造岩矿物特征106
4.1.3 火成岩岩石化学特征111
4.2 火成岩岩相特征研究119
4.2.1 塔中火成岩岩相特征119
4.2.2 卡1三维区火成岩岩相建模121
第5章 中央隆起带火成岩年代学及发育期次132
5.1 露头区火成岩年代学特征132
5.1.1 阿克苏肖尔布拉克火成岩年代学特征133
5.1.2 阿克苏沙井子四石场火成岩年代学特征134
5.1.3 巴楚小海子南闸火成岩年代学特征137
5.1.4 巴楚小海子北闸火成岩年代学特征137
5.1.5 巴楚瓦基里塔格火成岩年代学特征142
5.2 隐伏区火成岩年代学特征144
5.2.1 塔参1井同位素年代学特征144
5.2.2 方1井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148
5.2.3 和3井火山岩年代学特征149
5.2.4 和4井火山岩年代学特征150
5.3 岩浆活动期次151
第6章 中央隆起带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155
6.1 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155
6.1.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155
6.1.2 稀土元素特征167
6.2 火成岩发育成因分析171
6.2.1 主量元素对火成岩成因的约束171
6.2.2 稀土元素对火成岩成因的约束172
6.2.3 微量元素对火成岩成因的约束173
6.3 火成岩形成的构造机制175
第7章 中央隆起带火山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179
7.1 中央隆起带油气展布特征179
7.2 火山活动与烃源岩关系181
7.3 火山活动与储集层关系184
7.3.1 改善原有岩石储集能力184
7.3.2 提供了新的储集空间188
7.3.3 卡1三维区块火成岩储层建模191
7.4 火山活动与圈闭关系197
7.5 火山活动与油气运移关系198
7.6 火山活动与油气藏调整与破坏199
7.7 火山活动对油气聚集评价200
参考文献202
索引207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