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由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导论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组织编写。教学宗旨是以生命系统为主线,从微观到宏观,使学生达到“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学目标。本教材共4个单元,20个实验。具体内容选取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实验项目,充分体现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探究性,适应面宽,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实验均有背景知识和相关思考,可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材既适合非生物学专业通识教育教学课程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人员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生命科学是推动21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学科。为了顺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0年首次为非生物类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公共选修课,旨在通过课程学习使在校大学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与热爱生命。经过16年的发展,该课程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选课踊跃,教学效果显著,并入选2010年度西南交通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为了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我们相继在课程中增设了实验课程,并单独开设“生命科学导论实验”,力求加深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知识的兴趣,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所了解。本实验课程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与相关技术入手,力图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
本教材力求在实验技术上具备基础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并在实验教学理念、方法和目的上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书中不仅对实验过程尽可能地详述,还介绍了实验原理与技术背景,同时提出教学建议。力求突破以往“实验”只为课堂教学内容“求证”的旧模式,提出更高、更全面的实验目的,即除了印证课堂知识外,还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并具有对生物界的基本观察和分析能力。
目录
前言
实验须知
实验室安全协议书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1
实验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1
实验2果蔬中维生素C的测定4
实验3蛋白质的沉淀反应8
实验4肝细胞DNA的制备11
第二单元 生命的繁衍——细胞、遗传与进化14
实验5显微镜下的生命体14
实验6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叶绿体22
实验7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观察24
实验8细菌的革兰氏染色27
实验9发酵食品的制作29
实验10PCR扩增活细胞Y染色体的睾丸决定基因31
实验11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34
实验12分子进化分析36
第三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42
实验13植物多样性42
实验14植物种子无菌萌发49
实验15动物多样性的结构与功能50
实验16玻片法鉴定ABO血型69
实验17人体脉搏和血压的测量71
第四单元 生物与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75
实验18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75
实验19城市植被生态效应的调查79
实验20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81
参考文献86
本书主要包括:微生物实验部分,动、植物实验部分,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部分,遗传学实验部分,生物多样性实验部分,现代生物技术演示实验部分,层次分明地介绍了各个分支学科的基本实验内容。本书可供非生物专业学生增加生命科学类实验技能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