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为“国学经典丛书”之一。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形成了我国五千年文学史上的三个极为光辉灿烂的文学巅峰。本书完整收录了“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经典作品;此外还收录了80多位元代大家共200多首“千古传唱”的佳作;同时收录了初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全部篇目。本书中王恽的[平湖乐·尧庙秋社]、盍西村的[小桃红·江岸水灯] 、宋方壶的[红绣鞋·客况]、赵善庆的[山坡羊庆东原·长安怀古]、乔吉的[卖花声·悟世]等近30首作品连续5年入选全国高考语文卷。全书由国内权威专家袁行霈、唐明邦、赵逵夫、王兆鹏、唐浩明等倾力编注,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权威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是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读本,也是广大学子熟练掌握元曲精华的首选宝典。教育专家顾明远、李镇西、钱梦龙、魏书生等联袂推荐。
《国学经典丛书》首次推出了30个品种,包含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囊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该丛书以尊重原典、呈现原典为准则,对经典作了精辟而又通俗的疏通、注译和评析,为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国学经典扫除了障碍。所推出的30个品种,均选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由国内权威专家袁行霈、唐明邦、赵逵夫、王兆鹏、唐浩明等倾力编注,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权威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套优秀读本。
?完整收录“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经典作品,80多位元代大家共200多首“千古传唱”的佳作,初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全部篇目。
?近30首作品连续5年入选全国高考语文卷。
?国内权威专家袁行霈、唐明邦、赵逵夫、王兆鹏、唐浩明等倾力编注。
?广大学子熟练掌握元曲精华的首选宝典。
?教育专家顾明远、李镇西、钱梦龙、魏书生等联袂推荐。
从民族文化教育的大局出发,从熟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小眼入手,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座宏壮的传统文化殿堂。——顾明远
熟读国学经典,是构建青少年智性和德性的最好途径。——魏书生
让孩子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古圣先哲们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们更有民族文化精神的底蕴。——余映潮
体味中国古典文化,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用中国古典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德智品性,是我国国民教育的应然之举。——李镇西
开启深远博大的人生,从品读这套中国古典文化开始。——窦桂梅
元 曲 三 百 首
目 录
元好问
[黄钟]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二首) (重冈已隔红尘断) 001
[双调] 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 002
杨 果
[越调] 小桃红 (满城烟水月微茫) 004
[越调] 小桃红 (采莲人和采莲歌) 005
商 衟
[越调] 天净沙 (雪飞柳絮梨花) 007
刘秉忠
[南吕] 干荷叶 有感 (二首) (干荷叶) 008
杜仁杰
[般涉调] 耍孩儿 庄家不识构阑 (风调雨顺民安乐) 009
王和卿
[仙吕] 醉中天 咏大蝴蝶 (挣破庄周梦) 012
[双调] 拔不断 大鱼 (胜神鳌) 014
盍西村
[越调] 小桃红 杂咏 (绿杨堤畔蓼花洲) 015
[越调] 小桃红 江岸水灯 (万家灯火闹春桥) 016
[越调] 小桃红 西园秋暮 (玉簪金菊露凝秋) 017
商 挺
[双调] 潘妃曲 (带月披星担惊怕) 018
[双调] 潘妃曲 (一点青灯人千里) 020
胡祗遹
[中吕] 阳春曲 春景 (三首) (几枝红雪墙头杏) 021
[双调] 沉醉东风 赠妓朱帘秀 (锦织江边翠竹) 022
[双调] 沉醉东风 失题 (月底花间酒壶) 024
伯 颜
[中吕] 喜春来 (金鱼玉带罗襕扣) 025
不忽木
[仙吕] 点绛唇 辞朝 (宁可身卧糟丘) 026
王 恽
[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 (社坛烟淡散林鸦) 030
[越调] 平湖乐 (采菱人语隔秋烟) 032
[正宫] 黑漆弩 游金山寺 (苍波万顷孤岑矗) 033
卢 挚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 (挂绝壁松枯倒倚) 034
[双调] 沉醉东风 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 036
[双调] 蟾宫曲 (沙三伴哥来嗏) 037
[双调] 殿前欢 (其一) (酒杯浓) 038
[双调] 殿前欢 (其二) (寿阳人) 040
赵 岩
[中吕] 喜春来过普天乐 (其二) (琉璃殿暖香浮细) 041
关汉卿
[南吕] 四块玉 闲适 (四首) (适意行) 043
[双调] 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 045
[南吕] 四块玉 别情 (自送别) 046
[双调] 碧玉箫 (其一) (盼断归期) 047
[双调] 碧玉箫 (其二) (膝上琴横) 048
[双调] 大德歌 夏 (俏冤家) 049
[双调] 大德歌 冬 (雪粉华) 051
[南吕] 一枝花 杭州景 (普天下锦绣乡) 052
[南吕] 一枝花 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 053
白 朴
[越调] 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 057
[双调] 驻马听 吹 (裂石穿云) 058
[仙吕] 寄生草 饮 (长醉后方何碍) 059
[中吕] 喜春来 题情 (二首) (从来好事天生俭) 061
[中吕] 阳春曲 知几 (四首) (知荣知辱牢缄口) 062
[双调] 沉醉东风 渔父 (黄芦岸白 渡口) 064
[双调] 庆东原 (忘忧草) 066
姚 燧
[中吕] 普天乐 (浙江秋) 067
[越调] 凭阑人 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 068
[中吕] 阳春曲 失题 (笔头风月时时过) 069
[双调] 新水令 冬怨 (梅花一夜漏春工) 070
陈草庵
[中吕] 山坡羊 叹世 (二首) (渊明图醉) 073
刘敏中
[正宫] 黑漆弩 村居遣兴 (长巾阔领深村住) 075
庾天锡
[双调] 雁儿落过得胜令 (春风桃李繁) 076
[商调] 定风波 思情 (迤逦秋来到) 077
马致远
[双调] 湘妃怨 和卢疏斋 《西湖》 (春风骄马五陵儿) 079
[南吕] 四块玉 恬退 (酒旋沽) 080
[越调]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081
[南吕] 金字经 失题 (夜来西风里) 082
[双调] 寿阳曲 失题 (其一) (云笼月) 084
[双调] 寿阳曲 失题 (其三) (一阵风) 085
[双调] 寿阳曲 失题 (二首) (他心罪) 086
[双调] 寿阳曲 潇湘夜雨 (
[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
[尾] 我是个蒸不烂、 煮不熟、 捶不匾、 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 斫不下、 解不开、 顿不脱、 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⑥,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 会蹴踘、 会打围、 会插科、 会歌舞、会吹弹、 会咽作、 会吟诗、 会双陆⑦。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 瘸了我腿、 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 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⑧
【注释】⑥东山卧:用东晋谢安隐居东山之典。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朝廷屡次征聘,都拒绝不受。一直到最后,才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又,临安、金陵亦有东山,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后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评析】 关汉卿(约 1230—约 1310),号已斋,又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一说解州(今山西解县)人、祁州伍仁村(今河北安国市)人等,《录鬼簿》称其曾为“太医院尹”。关汉卿是元代最重要的杂剧作家,被尊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一生共创作剧本 66 种,现存 18 种,大多是经典之作。小令 57 首 套曲 13 套。
[尾] 曲是整套曲子的高潮,作者将此前淡淡的愁苦一甩而尽,而将豪情雄心和自强自得推到顶点,表明了在“烟花路儿上”“不伏老”的执着信念。“铜豌豆”本是青楼中对老狎客的称呼,作者以此自比,表明了“我”寄情勾栏的决心,而在前面加上“蒸不烂”等五个修饰词,铿锵有力, 痛快淋漓,真 可 谓 豪 气 冲 天,坚 毅 无 比!紧 接 着 的“恁 子 弟 每” 一 句 中 的“他”,实是“铜豌豆”的代称,“千层锦套头”本是指妓院中用来笼络狎客们的手腕,这里是指 “我”的无限才情和高超本领足以令年青子弟们折服。从“我玩的是梁园月”直到“会吟诗、 会双陆”等数句,都是极力夸耀“我”这粒“铜豌豆”的不凡经历、 见识和才能,与首曲中的“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相照应。从 “你便是落了我牙”以下直至结尾,则可看作是“我”的人生誓言,既然传统的仕进之路已走不通,那我就在这“烟花路儿上”纵情驰骋。纵然在此路上会有无数的天灾人祸,我也会至死不休。 至此。“不伏老”的主题已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越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评析】 马致远这首“秋思”虽然只有短短五句,却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充分肯定其艺术魅力。
小令题为“秋思”,字面意思为秋天的思绪,小令通过五幅独立的画面和十个意象来传达浪迹天涯的羁旅之人的秋之思绪。
“枯藤老树昏鸦”置于篇首,为小令一开头就奠定了荒凉的基调:干瘪的枯藤缠绕苍虬的老树,垂垂老矣的乌鸦歇于树上,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喑哑的鸣叫,在驿道上赶路的旅人眼里,这番没有生气的景致越发增加他心中的凄凉和漂泊感,将他心中原本就有的羁旅行役的愁思激发出来,不可收拾。第二幅图景转为柳暗花明:“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潺潺,桥边茅舍星星点点,显得清丽秀雅。这如江南水乡般的柔美风光,让他不由得想起了故乡,只可惜人在天涯,一场空想而已。紧接着明亮的基调随着旅人心情的起伏又黯淡了下来。于是出现了第三幅图景:古道上,西风紧,一个疲惫的旅人和一匹嶙峋的瘦马结伴徜徉在路上,步履蹒跚,无精打采,仿佛剪影一般定格在画面中,这又是一幅悲凉景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