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卓越、*科学、*完善的早教经典之一,改变和影响了全球几代孩子成长的百年畅销佳作,培养精英人才的不二之选。★蒙台梭利教育法是*贴合孩子本性的教育方法之一,能**程度保护孩子身心健康不受伤害。★非常好的一套家庭教育书系。每一位妈妈都应该读一读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可以帮助解决好多的问题。★本书可以让家长树立育儿方面的正确观念,家长的正确观念是孩子很重要的起跑线。★新书妈妈的育儿宝典,它会帮助你寻找到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再迷茫。★每一个用心的父母,都应该在准备为人父母之始,认真阅读,少走弯路,让孩子幸福成长,活出自己。★孩子的教育应该尽早开始,作为家长,应该尽量多的阅读相关的儿童教育专著。蒙台梭利的理论会给家长一个很好的启发。★了解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就会了解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从而遵循孩子与生俱来的各种潜能,而不是压制和破坏孩子独有的成长规律。
Part 18
儿童的性格及其形成
我们即将对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了,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年内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就是儿童的性格及其形成的问题。
以前的教育对性格的培养非常重视,虽然以前都没有具体的培养方法,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性格。不过在旧式教育理论认为,用字母“X”来表示的性格也应该包括在教育内,如果仅仅进行智力教育和实践教育是不够的。这就表明人格这个重要部分已充分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人们对诸如勇气、坚毅、责任感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美德是很重视的。可见,进行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关于道德教育的想法在人们的思想中仍然不清晰,他们还不能给性格下一个具体的定义。
以前,针对性格这个问题,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都进行过讨论,但仍然没能为性格作一个准确的定义。从古希腊开始,就曾有泰奥弗拉斯托斯以及弗洛伊德、 荣格等学者都努力探寻过这个问题的答案,然而,结果都像罗姆克所的那样,“我们一直都在进行试验”。
到今天也没有出现一个能被所有人接受的定义,不过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性格的重要性。近年来,人们主要从身体、道德、智力因素、意愿、人格及遗传等方面去研究性格。1876年由哈森将“性格学”首次提出来之后,一门以性格研究为主的新学科就逐渐形成了,不过,人们一直没能通过精确的理论对性格学进行研究,而仅仅停留在投机式的研究上。后来很多现代改革家及学生们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他们不管是研究单个的人,还是从抽象的角度进行研究,一直只选用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就连那些以教育为研究方向的人也是一样,不论是以经验还是宗教为出发点,儿童都被他们忽视了,即使他们偶尔也会提到关于遗传和出生前的影响的内容,但弥补这个遗漏的人却寥寥无几。
我们正是针对这个遗漏而进行的研究。儿童是我们展开研究的切入点,因为只有借鉴儿童的自然行为,我们才能另辟蹊径,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的思考方法。我们从儿童的行为中得知,儿童性格的发展是由他们个人的众多努力促进完成的。他们做出的努力不受外部因素所影响,而是由他们的创造潜能,以及平时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来决定的。这时,观察和诠释人心理方面的建设就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我们应该从婴儿出生后,其性格和个性还未形成时开始进行研究,研究将持续到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全部形成为止。人的心理发展自然是由在人们潜意识中扎下根的自然规律来决定的,所有人在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每个人后期的不同生活决定着彼此间的差别,因为每个人后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不断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最终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应该说,这个理论必须能够解释人类从出生开始到成熟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不过,我们现在只有先以儿童的生活作为主要对象来进行研究,然后以此为基础,去研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发展形式。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对人的性格的研究将通过研究人们的行为来进行。就像我在前面说的那样。将人从出生到18岁之前这个过程分成以下三个阶段:本书中主要研究的年龄段——0~6岁、6~12岁、12~18岁。我们又将每个阶段分为了两个小阶段。当我们分别研究这些阶段时发现,儿童处于这些阶段时的典型心理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另外不同的个体也有巨大的差别。
大家都清楚,0~6岁是一个创造阶段,对于刚出生时还不具有性格的婴儿来说,他们的性格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同样,它对性格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谁都知道,要想对刚出生的婴儿施加任何外在影响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婴儿性格发展的基础是由大自然给他们奠定的。成年人的道德观念对这些还没有好坏意识的婴儿来说,根本不可能产生任何影响。当然,我们也不能用坏或者不道德等词语来评价一个儿童,最多只能说他们很顽皮。因此,在这本书中也根本不会用到诸如“好、坏、道德”这样的词语。当儿童长到6~12 岁时,他们的大脑中就具备了好、坏的概念,这时的儿童不仅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是好是坏进行评价,同样也能用好坏去评价他人的行为。儿童处于这个阶段时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辨别好与坏。此外,儿童到第二阶段时还具备了道德意识,最终这种道德感会发展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儿童到第三阶段,即12~18岁时,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属于哪一个种族,然后对自己所属种族产生一种荣辱感,并且懂得了热爱自己的祖国。
虽然通过我上面的阐述可知三个阶段之间彼此差别很大,但是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为下一个阶段奠定了基础,只有前一个阶段正常地发展,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才会正常。我们看毛毛虫和蝴蝶,两者不论在外形还是行为上都有很大差别,但是别以为蝴蝶美丽的外形的通过模仿其他蝴蝶得到的,事实上只有经过了毛毛虫的形态才会有蝴蝶美丽的外形。这种现阶段是创造未来的前提。在一个阶段中个体的需求得到越多满足,那么,个体到下一阶段时的发展就会越好。
人类的生命是通过妊娠来孕育的,一对既不酗酒也没有任何疾病的父母,生出的婴儿一般都会是健康的。另外,胚胎是否受到过影响也是决定儿童健康的一个因素。胎儿在子宫中成长的后期也会容易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来自母亲妊娠时生活的环境。假如这种环境良好,那么,婴儿生下来后就能健康强壮地成长。由此可见,婴儿出生后的成长情况会受到妊娠和受孕的影响。
关于出生创伤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过,婴儿受到的出生创伤很容易导致出现衰退倾向,衰退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与此相比,酗酒或者癫痫病等遗传疾病给婴儿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堪设想。
我们在前面已做过了研究,婴儿出生后的几年是很重要的。儿童的一生很可能会因为他们在出生后2~3年里受到的影响而被改变。假如儿童在这个阶段遭遇暴力、受到伤害,或受到别的障碍影响,他们的个性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换句话说,假如在成长过程中儿童遇到了困难,他们的性格就不会正常发展;假如他们没有遇到任何障碍自由地成长,他们的性格就会发展良好。假如从母亲受孕、妊娠到孩子出生以及出生后的整个时期里,成年人都采取的方法都是科学的,那么,婴儿长到3岁后就会长成一个正常的儿童。然而这只是假设的一种理想状态,我们是达不到的,且不论其他原因,遇到障碍就是不可避免的。虽然都是3岁的儿童,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除了他们彼此不同的经验决定这些不同特点之外,儿童的年龄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与婴儿出生后受到的影响相比,胎儿在妊娠期间所受的影响所导致的后果则更严重,因为在妊娠期时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后果是最严重的。
假如我们要治疗儿童在0~3岁时受到创伤所形成的缺陷,那么我们应该把3~6岁这一阶段作为重点治疗时期。原因就是在这个时期,儿童其他方面的能力正在大自然的帮助下形成和完善。
对于这个时期的研究,我们的学校进行的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就能给予儿童一些更有意义的帮助。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方法是独有的。不过,假如儿童在0~3岁时形成的某些缺陷由于没有受到重视或治疗方法错误,而导致这些缺陷没有及时给予改正的话,那么,它们将会伴随儿童的一生,而且它们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儿童长到6岁时,这种在3岁前就形成的有如人格偏离等缺陷仍然。此时,进入6岁后的第二阶段,儿童对好与坏、对与错的认识就会受到这些缺陷的影响。
无论是哪一种缺陷,都对影响到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假如儿童的潜能发展受到了上一阶段的不良影响,那么,儿童就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也就是由于受到前期缺陷的影响,6岁儿童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特征。比如,儿童原本在第二阶段应该具有的道德感这些特征没有按照正常那样表现出来。而且这种儿童的智力水平也达不到正常水平。因此,他们很可能缺乏自我的性格,而且还不能进行学习。当儿童成长到最后一个阶段时,其他一些更多的缺陷有可能还会被这些缺陷引发出来,最终导致这个儿童成长为一个无用的人。
现在,包括我们学校在内的很多学校,针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成长准备了一个档案。老师们根据这些档案能够得到一定的指导。我们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因为通过掌握儿童在每个阶段受到的影响,就能对他们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预估,进而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在档案中,将每个儿童出生时父母的年龄、父母存在的遗传疾病相关信息、母亲在妊娠期间的某些情况等记录在案,母亲妊娠期的情况指的是妊娠期间是否发生过什么意外、有没有出现突然跌倒等情况。另外,儿童出生的短暂过程中是否出现过异常、生下来后健不健康、有没有活力等问题也被记录在档案之中。再者,档案中还有关于儿童家庭生活等其他方面情况的记录,例如,父母管教孩子时是否过于严厉?会不会由于高期望而作过多要求?有没有什么事情惊吓过孩子?根据以上的这些记录,当儿童表现出反复无常或性格怪僻的情况时,我们就能通过档案找到导致着些情况的原因。那些在3岁时来到我们学校的儿童们,他们通常都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异常现象,不过通过一些方法是能矫正这些异常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