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方法·实践》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工程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改造方法,第二部分为具体的工程案例。主要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锈蚀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与治理措施,火灾后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与鉴定方法,混凝土结构加固,砌体结构加固,钢结构加固,木结构加固,建筑物改造与地基基础加固,以及七个具体的工程案例分析。针对加固方法,《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方法·实践》主要从其概念和应用特点加以介绍,并且提供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试验研究内容,以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述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方法·实践》的内容简明实用、可读性和操作性强,一方面可为初学者打开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领域的大门,另一方面也可拓宽正在从事该领域工作技术人员的视野。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方法·实践》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技术或研究人员使用和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的发展历程
1.1.1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技术的发展
1.1.2 建筑物加固技术的发展
1.1.3 既有建筑物治理改造技术的发展
1.2 工程结构鉴定、加固改造的必要性
1.2.1 材料劣化造成性能下降
1.2.2 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1.2.3 可持续发展
1.3 工程结构鉴定、加同的原因
1.3.1 设计和施工缺陷
1.3.2 建筑物的功能改造
1.3.3 地震、火灾以及爆炸等灾害
1.3.4 结构设计标准的提高
1.3.5 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
参考文献
第2章 建筑物/构筑物可靠性鉴定
2.1 鉴定的分类、依据和程序
2.1.1 鉴定的分类
2.1.2 鉴定的依据
2.1.3 鉴定的程序
2.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要点
2.2.1 鉴定要求与目标使用年限
2.2.2 鉴定调查与检测
2.2.3 可靠性鉴定的步骤与评级标准
2.2.4 构件的安全性鉴定评级方法
2.2.5 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方法
2.2.6 子单元的安全鉴定评级方法
2.2.7 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方法
2.2.8 鉴定单元的安全性及使用性鉴定评级方法
2.2.9 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评级方法
2.2.10 民用建筑的适修性评估方法
2.3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要点
2.3.1 鉴定要求与目标使用年限
2.3.2 可靠性鉴定的步骤与标准
2.3.3 结构分析与校核
2.4 砌体拱的检查与图形静力学分析
2.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的材料强度与荷载取值
2.6 工程结构的裂缝分析
2.7 木材的损坏与缺陷
2.8 可靠性鉴定的计算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章 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
3.1 抗震鉴定与加固的意义
3.2 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
3.2.1 抗震鉴定的基本程序
3.2.2 后续使用年限的确定
3.2.3 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3.2.4 需要进行抗震鉴定的现有建筑
3.3 现有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
3.4 建筑抗震能力的评定
3.5 地基和基础抗震鉴定
3.6 抗震鉴定结论
3.7 抗震加固
3.7.1 抗震加固方案与要求
3.7.2 抗震验算原则
3.7.3 抗震加固的结构布置和连接构造
3.7.4 常用的抗震加固方法
3.7.5 地基基础抗震加固措施与要点
3.7.6 RC框架梁抗震加固中楼板的考虑
参考文献
……
第4章 锈蚀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与治理措施
第5章 火灾后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与鉴定方法
第6章 混凝土结构加固
第7章 砌体结构加固
第8章 钢结构加固
第9章 木结构加固
第10章 建筑物改造与地基基础加固
第11章 地下室上浮事故案例分析
第12章 建筑增层可行性分析案例介绍
第13章 单层门式刚架结构厂房结构鉴定实例分析
第14章 历史建筑现状鉴定与保护实例分析
第15章 建筑物火灾鉴定案例分析
第16章 结构腐蚀受损鉴定案例分析
第17章 房屋垮塌事故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方法·实践》:
②当需通过调查确定地基的岩土性能标准值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应根据调查和补充勘察结果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以及原没计所做的调整进行确定。
③基础的种类和材料性能,可通过查阅图纸资料确定;当资料不足或资料虽然基本齐全但有怀疑时,可开挖个别基础检测,查明基础类型、尺寸、埋深;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检验基础材料强度,并检测基础变位、开裂、腐蚀和损伤等情况。
(2)上部结构现状调查与检测,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和鉴定内容、要求,按下列规定进行:
①结构体系及其整体性的调查,应包括结构平面布置、竖向和水平向承重构件布置、结构抗侧力作用体系(支撑体系)、抗侧力构件平面布置的对称性、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连续性、房屋有无错层、结构问的联系构造等;对砌体结构还应包括圈梁和构造柱体系。
②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调查,应包括材料强度、结构、构件几何参数、承载能力、稳定性、抗裂性、延性与刚度,预埋件、紧固件与构件连接,结构问的联系等;对混凝土结构还应包括短柱、深梁的承载性能;对砌体结构还应包括局部承压与局部尺寸;对钢结构还应包括构件的长细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