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21世纪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立体化规划教材》分为入门篇、消费心理篇、交往心理篇、服务职业心理篇和管理心理篇五大篇,共十个学习情境,分别介绍了旅游服务心理的理论基础、旅游者的动机与态度、旅游活动中的心理过程、旅游者的个性与旅游行为、旅游人际交往的心理与行为、导游职业心理养成、酒店职业心理养成、旅游购物服务心理、旅游企业的团队心理、员工职业心理保健等内容。《旅游心理学/21世纪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立体化规划教材》根据旅游服务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加强了实训教学内容,增加了案例和阅读材料,通过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分享等多种实践训练形式,拓展学生视野和巩固知识,有助于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旅游心理学/21世纪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立体化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前 言
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结构转型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及其经营管理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当前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和关注热点。
近年来,凭借着中国旅游事业腾飞的翅膀,旅游心理学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论是在知识结构的模块上,还是在内容的编排上,均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强调基础理论的简明性及实践操作训练的基础性和具体性,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每个学习情境、任务都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本书充分立足于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对高级旅游人才职业素质的需求,根据当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结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现状,以旅游服务职业心理为中心,让学生在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解决旅游服务各岗位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加速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成熟度。
本书在内容和体例的安排上,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分析,又重视设计案例的分析;既注重旅游服务心理的分析和探讨,又重视旅游岗位实践的操作和指导;既注重教材内容的丰富完整,又重视表述形式的生动适用。
本书以高职高专教育旅游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第一任职岗位为近期目标,兼顾远期发展目标。通过旅游者消费心理的学习,使学生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了解旅游服务的工作对象,因此在此部分,我们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对心理学科上一些难度较大的理论进行了筛选,力求做到通俗阐述、深入浅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旅游服务职业心理,让学生在具备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各旅游服务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现场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管理心理部分是为高职高专学生从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而设计,旨在帮助他们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储备实用的理论知识,提高职业素养。
本书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类专业的教学,也可供五年制高职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使用,亦可作为社会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业务参考用书。
本书由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网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合作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由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肖晓莺完成大纲的编写工作,经过专家审议和集体讨论后分头执笔,最后由肖晓莺统稿、校稿及修改部分章节。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学习情境一、学习情境二、学习情境九由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肖晓莺撰写;学习情境三由湖南网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战撰写;学习情境四、学习情境五由湖南网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方宏常撰写;学习情境六、学习情境八由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邓应华撰写;学习情境七由湖南网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刘上梅撰写;学习情境十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袁绍成撰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大量有关心理学、旅游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文献,并引用部分相关资料,除书后所列的参考文献之外,其他文献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列出。在此,谨向这些文献与资料的作者致以诚挚的歉意与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错漏和其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完善。
编 者
入门篇
学习情境一 心理学与旅游
任务一 旅游心理学的发展渊源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任务二 从精神分析角度研究旅游心理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与旅游心理分析
任务三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行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与旅游行为探讨
任务四 从需要层次理论角度研究旅游需要满足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与旅游需要满足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消费心理篇
学习情境二 旅游者的动机与态度
任务一 旅游者动机概述
一、旅游动机的产生
二、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任务二 旅游动机与服务策略
一、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二、旅游动机的激发
任务三 旅游者态度概述
一、旅游态度及其特性
二、旅游态度的功能
任务四 旅游者态度与服务策略
一、旅游态度的影响因素
二、旅游态度的改变策略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学习情境三 旅游活动中的心理过程
任务一 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一、旅游者的知觉概述
二、旅游中的错觉
三、旅游者知觉与服务策略
任务二旅游者的学习过程
一、经验
二、信息
三、信息的寻觅
任务三旅游者的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情感概述
二、旅游者的情绪、情感与旅游心理及行为
三、影响旅游者情绪、情感的因素
四、旅游者情绪、情感的调控与激发
任务四 旅游者的意志过程
一、意志概述
二、旅游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
任务五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过程
一、审美心理学的回顾
二、科学的审美观
三、“距离说”与旅游审美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学习情境四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任务一 旅游者的气质
一、气质及其特点
二、气质类型
三、针对不同气质旅游者的心理服务
任务二旅游者的性格
一、性格及其特征
二、性格类型与旅游行为
三、鉴别旅游者性格特征的方法
任务三旅游者的能力
一、心理学中能力及其分类
二、能力的差异
三、能力与旅游行为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交往心理篇
学习情境五 旅游人际交往
任务一 旅游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与特征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任务二 旅游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
一、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三、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任务三 旅游人际交往的技巧策略
一、旅游人际交往的原则
二、旅游人际交往的技巧
三、旅游人际交往策略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服务职业心理篇
学习情境六 导游职业心理养成
任务一 导游人员的服务意识与心理素质
一、导游人员的服务意识
二、导游人员的心理素质
任务二 树立良好的导游形象
一、高度重视第一印象
二、维护良好的个人形象
三、留下美好的最后印象
任务三旅游过程的服务心理
一、旅游初期的旅游者心理与导游服务策略
二、旅游中期的旅游者心理与导游服务策略
三、旅游后期的旅游者心理与导游服务策略
四、正确处理好服务中的缺陷与是非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学习情境七 酒店职业心理养成
任务一 酒店从业人员的基本心理要求
一、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
二、酒店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
任务二 酒店主要环节心理服务技巧
一、前厅服务心理
二、客房服务心理
三、餐厅服务心理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学习情境八旅游购物心理
任务一 旅游购物心理概述
一、旅游购物心理的含义
二、旅游购物心理特征
三、旅游购物心理个体差异
任务二旅游购物心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一、旅游购物心理的影响因素
二、旅游购物服务的心理对策
思考与讨论
管理心理篇
学习情境九 旅游企业的团队心理
任务一 团队概述
一、团队与团队精神
二、团队的构成要素
三、团队的类型
四、团队的发展阶段
五、高效团队的特征
任务二团队建设的心理机制
一、共生效应
二、情绪认同
三、心理相容
四、共同信仰或观念
五、参与心理
任务三团队的人际协调
一、人际关系理论
二、团队人际协调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学习情境十 员工职业心理保健
任务一 员工的从业诉求与满足渠道
一、员工的从业诉求
二、企业的满足渠道
任务二 员工的心理焦虑与缓解途径
一、心理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二、心理焦虑的缓解途径
任务三 员工的健康标准与心理保健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二、导游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导游人员心理保健的方法
思考与讨论
实训题
参考文献
《旅游心理学/21世纪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立体化规划教材》:
2.主观性
错觉是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错觉的主观性是其区别于假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假象是客观的,是从事物本身发展中产生出来的,是事物固有的,是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假象不具有主观性。
3.表面性错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反映。
4.不正确性
错觉,顾名思义,是对认识对象不正确的知觉,错觉具有不正确性、歪曲性。
综上所述,错觉的实质就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直接的、歪曲的知觉。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
首先,错觉的产生与认识对象的客观环境有关,在异常的外部条件下来认识客体时往往容易引起错觉。特别表现在感知对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情况下。
其次,错觉的产生也与事物本身有关。例如活动的内容就与时间长短的知觉有关。颜色错觉也是这样,浅颜色给人以宽大的感觉,深颜色使人感到窄小。
错觉的产生不仅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因为客观条件只提供了产生错觉的可能,只有通过人的主观因素才能起作用。
(三)错觉现象及在旅游工作中的运用
错觉现象包括几何图形错觉、形重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和运动错觉等。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中也常常利用错觉,以增强旅游审美效果。特别是中国的园林艺术,常常利用人的错觉,产生渲染风光、突出景致的作用。比如,园林中的高山、流水,都是通过缩短视觉距离的办法,将旅游者的视线限制在很近的距离之内,使其没有后退的余地,而眼前只有假山、流水,没有其他参照物,这样,山就显得高了,水就显得长了。许多现代化游乐设施也常常利用人的错觉组织丰富有趣的娱乐项目。比如,美国航天展览馆就是通过多感官刺激来产生错觉,从而给游客带来惊心动魄的乐趣。
三、旅游者知觉与服务策略
(一)旅游者的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是影响人际关系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
1.对人的知觉
对人的知觉主要是指对别人的外表、言语、动机、性格等的知觉。对人的知觉主要包括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对他人性格的知觉和角色知觉等。对人的正确知觉,是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依据,是有效开展活动的首要条件。
对人的知觉依赖于多种因素,如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环境等。从认知主体心理方面看,存在一些社会知觉误区,它们的存在容易给社会认知带来偏差。这些社会知觉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第一印象
鲜明、深刻而牢固的第一印象,会让人形成一种固定的看法,影响甚至决定着今后的交往关系,在社会知觉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对某人的第一印象好,则愿意接近他,容易信任他,对他的言行能给予较多的理解;反之,就不愿意接近他,对他的言行不予理解。第一印象只能作为对人的知觉的起点,而不能作为终点。这是因为第一印象不可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貌,难免有主观性;同时人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对人的看法不能总停留在过去。所以,要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对人的知觉。虽然人们都知道仅靠第一印象来判断人常常会出现偏差,可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第一印象的影响。
影响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方的外部特征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有关对方的间接信息的间接影响。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认知主体对客体获得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这种印象扩大为对象的整体行为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
3)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对以后该类客体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刻板印象产生的基础是人们的经验,并能潜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在旅游工作中,知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时,除了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之外,还应当注意不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进行具体的观察和了解,并且注意纠正错误的、过时的旧观念。
2.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
任何一个人都与他人发生联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表现为接纳、拒绝、喜欢、讨厌等各种亲疏远近的态度。对这种关系的正确知觉是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依据。旅游工作者一方面要尽快了解旅游团体的人际关系状况;另一方面也要洞悉旅游工作者自己与游客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以便利用这种关系搞好旅游接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