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纳博科夫开始,六个字母是人名NISBET,音译为“奈思毕特”。他是纳博科夫自传中的化名人物,爱抽烟斗,向往俄国革命,跟流亡就读剑桥大学的纳博科夫,政治上激烈争论,文学亲密投缘。就此, 刘禾开始寻找六个字母后的人与事:剑桥学子间激烈理念的冲突和思想的交锋,充满了火药味,甚至于出现奥威尔“黑色笔记本”这样严重的事件。
刘禾抽丝剥茧般解开最终谜底,伴生的愉悦也丰富而微妙。随着作者的表达变换,既像悬疑小说;又似亲切的散文;或变为一出人类精神戏剧。从太平洋畔的湾区伯克利,到英伦三岛上的牛津剑桥,文学的轻灵,史学的厚重,文本与理论,当下与过往,穿梭于著者的笔下,不期而遇,融洽无间,一卷在握,兼具感性的欢乐与知性的满足。
重读纳博科夫、重剖奥威尔、重返战争与革命,皆可从《六个字母的解法》的阅读开启。它既是一战后西方知识分子心灵变幻的总结陈辞,也构成回望“短暂的20世纪”必不可缺的视角。
★ 《六个字母的解法》:比侦探小说更加悬疑精彩通过纳博科夫笔下的剑桥左翼学子奈思毕特这一个人,刘禾带领我们走进了贝尔纳、李约瑟、梁启超、徐志摩、萧乾、普利斯特利、里尔克、奥威尔、艾略特、海耶克等一大群牛(津)(剑)桥名人彼此独立又相互交集的人生故事;从这一个点,我们走进了一个风云诡谲的大时代,走进了刘禾伙同纳博科夫精心编织的网。 ★ 《六个字母的解法》:一种另类写作的实践刘禾在文体上展开了特色鲜明的探索,“不想写成侦探小说的文学评论不是好散文”,侦探小说式的学术史写作,拓展了散文这一文体表达的可能性,展现了当代汉语的思想能力。 ★ 《六个字母的解法》:走向政治思想史的世纪追问和全球审视作为一位在中美两国学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学者,刘禾展现了对当前重大精神与现实问题的回应与思考,以小案带出大案,从小题目开出大视野,深入到偶然性与“意外交叉”之处,还原了时间脉络上的“真相”,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动态世界。
刘禾,199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哥伦比亚大学人文讲席教授。2009年起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担任双聘教授,曾获美国的古根海姆大奖,其英文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产生广泛的影响 。
序言(韩少功) 7
六个字母的解法 13
后记 241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的小说《洛丽塔》(Lolita)大约无人不晓,研究著作更是林林总总,也算文学研究中的一道风景。不过,我最初对这位作家发生兴趣,倒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而是出于好奇,这个人为什么一辈子租房子住?
纳博科夫一生搬过无数次家,每次都是租房子住。“二战”期间,他从欧洲远渡美国,几年辗转,最后在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定居下来—这也是胡适早年留学的地方。纳博科夫在那里教了十几年书,他从不买房,只租房。大学有上千名教授,总有人休长假,有人出租房屋,因此,纳博科夫一家三口,不愁租不到地方住。他的这种做法,在精于盘算的美国人眼里,自然是极不明智的。后来,小说《洛丽塔》一炮打响,成为畅销书,版税收入源源不断,纳博科夫从此衣食无忧,但他依旧不买房,依旧租房住。到了晚年,他搬回欧洲,索性和妻子住进一家瑞士小城的宾馆,租了一套客房,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他离开人世。
一个作家一辈子租别人的房子住,实在少见,尤其放在欧美作家的行列里,就更显突出。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纳博科夫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是不是早年有过什么创伤,造成了不为人知的心理障碍?
工作之余,我开始零星地搜集有关纳博科夫的各种资料,想从他的人生踪迹中找出某种心理逻辑,因为在我看来,任何古怪的行为后面都隐藏着一个真实的理由。
但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手中的资料汇集得愈多,我的研究就愈变得扑朔迷离,枝杈丛生,而且愈偏离主题,到后来,竟然放弃了原先的想法,沿着一条岔路越走越远。
仔细回想,最初使我偏离主线的导因,可能是一封不期而至的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