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培养,为学生接受新事物、继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王振国、李艳林编著的《新汉英翻译教程(学生用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大发明、技巧及难点解读、意合与形合、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动态与静态、主动与被动、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乱译的问题、错译的问题、一句多译的问题、译文比较问题、技巧及难点解读等。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篇
第一章 汉英翻译概述
1.1 引言
1.2 才“译”展示
课前翻译练习:北京
1.3 关于汉英翻译
1.3.1 一个概念
1.3.2 两个方面
1.3.3 三“等”境界
1.3.4 四个译“点”
1.3.5 五大基本功
1.3.6 六步过程
1.3.7 七点要求
推荐参阅书籍
第一章 综合练习
第二章 翻译中的问题
2.1 引言
2.2 才“译”展示
课前翻译练习:四大发明
2.3 技巧及难点解读
2.3.1 意合与形合
2.3.2 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
2.3.3 动态与静态
2.3.4 主动与被动
2.4 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4.1 乱译的问题
2.4.2 错译的问题
2.4.3 一句多译的问题
2.4.4 译文比较问题
推荐参阅书籍
第二章 综合练习
第三章 语言与翻译
3.1 引言
3.2 才“译”展示
课前翻译练习:史前神话
3.3 技巧及难点解读
3.3.1 词语的空缺
3.3.2 词义的冲突
3.3.3 词义的联想
3.3.4 词义的内涵
3.4 翻译的方法
3.4.1 直(套)译法
3.4.2 意(套)译法
3.4.3 直译加注法
3.4.4 转换法
推荐查阅书籍
第三章 综合练习
第四章 文化与翻译
4.1 引言
4.2 才“译”展示
课前翻译练习:太极拳
4.3 技巧及难点解读
4.3.1 文化翻译
4.3.2 文化缺省
4.3.3 文化借用
4.3.4 文化意象
4.4 关于文化翻译
4.4.1 异化问题
4.4.2 归化问题
4.4.3 可译性问题
4.4.4 不可译性问题
……
第二部分 语言篇
主要参考文献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率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然后就有了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的“国以民为本”的思想,其根本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人民就是平民百姓。当代国学者提出“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张岱年,1994)”,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源,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主体。
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西方人也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但他们推崇个人进取、个人奋斗、个人利益、个人成功,全是突出个人;我们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强调相互合作、个人服从集体、舍小家顾大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提倡民族统一。西方人探讨翻译的问题,研究翻译理论,总是以古希腊罗马的典籍、基督教圣经、莎士比亚戏剧、浪漫派诗人的作品、印度梵文古籍等等为范例。中国人则会想起佛经、西方小说戏剧诗歌、西方学术理论经典巨著的中译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小说的外译等。但中外评论者在谈翻译问题时,却很少提到异族往来、日常生活中互译交流的文献资料。比如像书信、便条、告示、契约、个人信息等这类涉及个人的东西,似乎这类东西的翻译工作太具体、太微不足道、太个人化而很少有人做一样。实际上,在社会发展进步到今天的程度,社会更加需要个人信息的介绍与翻译,而且这种翻译愈显得重要和急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