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贾竞波所著,以历史观点对保护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一篇侧重基本概念及特征,主要介绍保护生物学学科的诞生及发展、三个基本层次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第二篇侧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发展,主要介绍地球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人类的起源及演化。第三篇侧重现状及保护,主要介绍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不同层次生物多样性丧失现状、原因以及现行的保护措施。本书配有丰富的网上阅读资源,便于读者自学和拓展视野。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理、工和文科类的本科教学,也适于研究生、教师、研究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基层工作人员等研读。
贾竞波1957年生,1996年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游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MooseLivingStralegies》(驼鹿的生存策略)、《焦虑的生灵——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学》、《动物保护概论》、《保护生物学》(译)等10余部专著、教材和译著,发表论文70多篇。1997年开始讲授“保护生物学”至今。
第一篇 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第一章 保护生物学及其发展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测定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第二篇 生物多样性的兴衰与演变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积累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的波动与更迭第六章 人类的诞生及早期的影响第三篇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保护第七章 遗传多样性丧失与保护第八章 物种多样性丧失与保护第九章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