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夜暴风雪袭击了北大荒,800名青年拥到团部,要求连夜办理返城手续,于是每个人都被推到了严峻考验的面前,上海知青裴晓云持枪守卫在边境的哨位上,任凭风雪肆虐,没有离开半步。寒冷把她凝冻成一尊美丽的雕像。刘迈克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兵团银行的财产,以鲜血浇灌了这片土地。作者借知青史上最后一页告诉人们,当他们就要离开这块土地时,同时也在深情留恋着它。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现在居住于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文学院教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等。中篇小说《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国家优秀小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第11课。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
序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为了收获
为了大森林
阿依吉伦
苦艾
鹿心血
非礼节性的“访问”
鸽哨
边境村纪实
捕蝗
高高的铁塔
还有什么能比团里这个决定更令我们感到耻辱?!许多人听老连 长羞惭地宣布了决定后,当场哭了。副指导员李晓燕,首先站起来激 烈地坚决地反对接受这个耻辱的“解散令”。她说:“连队绝不能解散!我们可以去开垦‘满盖荒原’!我们 离它最近,早就应该想到开垦它了!我们要把连队重新建在那里!要 在‘满盖荒原’上留下第一行垦荒者的足迹!要向团里提出保证,当年开荒!当年打粮!第二年建新点!我们立军令状!”我们听惯了甚至听厌了副指导员在任何场合说出的豪言壮语。可 她说出的这番话,是怎样地激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啊!我觉得那是她 说出的最豪迈最有力量的话!许多人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团里收回了已经下达的决定,接受了我们的军令状。几天之后,我们连队的两台最新的五十四马力的拖拉机,披红戴 花,拽着赶制的木爬犁,在全连人的列队送行下,驶向茫茫雪原。希望、信赖、寄托、无言的叮嘱,从一双双默默注视着我们的眼 睛里表达出来。我们每一个垦荒队员都从这些眼睛里体验到了责任 感。我们每一个人都哭了。哦!我们这些年轻人!我们是多么珍重责任感啊!我们是多么容易激动和被感动啊!第一辆爬犁装载着粮食和行李。第二辆爬犁上搭着帐篷。我们十 几个垦荒队员,一个紧挨一个地挤在帐篷里。我坐在扣着的破脸盆 上,用膝盖夹着一本翻开的《虹南作战史》。我猜想,它是我们这一 行人唯一的精神食粮。不过我并不靠它充塞头脑和思想。我两眼注视 着书页上的铅字,却在回忆我所读过的《战争与和平》、《约翰·克 利斯朵夫》、《悲惨世界》、《红与黑》……内心深处被书中人物的命 运暗暗感动。身旁坐着我妹妹,她怀里抱着一个柳条编的小笼子,笼子里关着 一只小松鼠。一路上,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像个哑巴。她的脸色那么 苍白,表情那么呆滞,眼神那么凄凉!我没有兄弟也没有姐姐。就只 有这一个妹妹,我从小爱她,可是我当时可怜她又恨她,不久前她败 坏了自己的名誉,令我丢尽了脸。对面坐着副指导员李晓燕,身旁坐着铁匠王志刚。他黑,健壮魁 梧,有一张线条粗犷的脸,给人一种意志坚定、力大无穷的堂堂男子 汉的印象。他使人联想到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物奥赛罗,因此获得了 一个“摩尔人”的绰号。他性格孤独,为人正直,敢于主持公道,不喜欢出风头,但一言一行都在知青中具有潜在的影响力。我嫉妒他 在我们知青中那种无形的任何人不能匹敌的威信。他暗暗爱着我们副 指导员李晓燕。这一点许多男知青都知道,他自己也在大宿舍里公开 承认过,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一点上开他一句玩笑。我钦佩他公开 承认爱情的勇气和惊人的坦率。从那天起,我把他看成了我的对头,因为我也暗暗地爱着我们的副指导员。他参加到我们这支垦荒队,是 副指导员指名道姓点的将。这尤其使我嫉妒极了!而更加使我嫉妒的 是,李晓燕此刻竟将头靠在他宽厚的肩膀上,似睡非睡地打盹!我瞧着她,心中不禁又一次暗问自己:我为什么会爱她?她身上 究竟具有什么吸引我的魅力?是因为她美么?不错,她美。她是个上 海姑娘,有一张清秀妩媚的脸,脸上的皮肤白净,五官俊俏,一双眼 睛很大,很明亮。眉毛又细又长,和眼睛之间的距离略宽了些,这就 使她的脸上永远呈现了一种扬眉凝睇,惊诧不已的表情。自从我第一 次见到她,就再也不能不注意她。她的身材也很优美,修长,苗条,亭亭玉立。据说她是上海芭蕾舞学校小班的尖子学员,许多部队文工 团和地方文艺单位争着招收过她,她都拒绝了,却自愿报名来到北大 荒。我见过、接触过、结识过的容貌美丽的姑娘,绝不止她一个,我 不是那么容易被姑娘们的外表美所迷惑、所倾倒、所动心的人。越是 在美丽的姑娘们面前,我越会表现出一种孤傲的清高来。我的座右铭 是:绝不轻率地做爱情的俘虏。那么,是不是她那严肃庄重的性格引 起了我的好感呢?也不。我更喜欢性格热情爽朗的姑娘,我甚至认为 她那种严肃和庄重是做作的虚伪的,我曾因此而极端地轻蔑过她。她 一到北大荒就立下了誓言,为了自觉考验自己扎根边疆的坚定性,三 年之内不探家。她对全连女青年提出倡议,不照镜子、不抹香脂、不 穿花衣服。她的倡议得到了一致的响应,是否真诚,大可怀疑。据女 知青们透露,她经常深为自己的脸那么白嫩而苦恼,夏天里,曾偷偷 地跑到小河边,独自躺在僻静的河滩暴晒过,但却只能使她的脸色白 里透红,而不能进一步红里透黑。因此她故意在穿着方面比所有的姑 娘更男性化,以弥补在“晒黑了皮肤才能炼红了心”这一“接受再 教育”标准上的先天不足。她还有意干和男青年们同样劳累的活,想使自己的体形改造得更符合“劳动者的美”。遗憾的是成效甚微,三年来虽然健壮了些,还是那么修长、那么苗条、那么亭亭玉立,像 一株挺拔的小白桦。她果真三年没有探家。第一年里她当上了排长,第二年里她人了党,第三年里她当上了我们的副指导员,成了全团知 识青年扎根边疆的光荣榜样。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