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与物,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儒释道的哲理,无非是“养心”二字。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孟子的法门是养心的法门。杨朱遇歧途而哭之,墨子见练丝而泣之,红尘滚滚,风中之幡在摇动,智者何以不惑,仁者何以不忧?谁令我立在磐石之上?唯有这颗心。
陈洁,播音名陈希,出生于江苏南通,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任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理事,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代序)
第一章 灵魂的转向
第二章 养心之道
第三章 心安在何处
第四章 道者不可离
第五章 理义悦我心
第六章 尽心以知天
第七章 不忍人之心
第八章 复性如初
第九章 人性本善
第十章 恒产恒心
第十一章 以心传心
第十二章 天爵人心
第十三章 心悦诚服
第十四章 他人有心
第十五章 仁义礼智根于心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一碗饭,一盘羹,得到就活命,得不到就饿死,但也要有尊严地得到啊!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心理:好死不如赖活着,先抢了再说。孟子说,人要有脸面嘛!呵斥着给予,就算行路的饿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践踏后再给予,即使乞丐也不屑于要。人是文化的存在,尊严的存在,因为人都有脸,有礼义在心里。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而现在,一万钟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在大的利益面前,我们的取舍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尊严。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丽吗?是为了妻妾的供养吗?是为了相识的人受我的恩惠吗?人真是软弱的存在啊!
过去宁死也不肯接受的,如今为了居室的华美而接受了;过去是宁死也不接受的,现今为了妻妾的供养而接受了;过去是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为了使相识的人受你的恩惠而接受了。难道这也是不能罢手的吗?可以说是丧失了自己的本心。
人问自己的本心,是问这钱是否得之有道。你的钱来得对不对,来得正不正。如果别人把饭放在地上踏一踏,像喂狗一样的,我想你即使饿死也不会要的。过去你是这样有尊严的人,如今你为什么丧失了尊严?你过去是有良知的人,如今为什么丧失了良知?你过去是看不起那些小小的诱惑,你为什么今天为了这些小恩小惠,为了居室的华美,为了房子,为了车,为了女人,为了一些需要你供养的人,你就丧失了良知?你把尊严丢到哪里去了?你是如何想的呢?
按照孟子的说法,人心到底要立在何处呢?人生正确的道路又在何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