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进自 Springer 出版社,由世界闻名的髋关节大师 Joel M. Matta 与关节修复专家Alexander P. Sah 联合打造,是一部有关前路髋关节重建的经典实用专著。全书共七篇 41 章,不仅介绍了前路髋关节置换术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及在各地推广普及的情况,还拓展了前路技术在髋部手术的应用,并细致阐述了前路技术在儿童骨科、运动创伤、髋关节表面置换、肿瘤髋关节置换等方向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前路髋臼翻修术、股骨侧截骨翻修术、前路导航和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术等髋部复杂疑难术式及未来发展方向。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有助于提高国内临床医生前路技术水平、改善手术效果,是一部极具临床实践指导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是世界闻名的髋关节大师 Joel M. Matta 在骨科手术及髋关节重建方面的权威著作,参编人员包括了全世界在前路髋关节置换术方面颇有建树的医生及相关人员。Joel M. Matta 将前路技术描述为“没有肌肉组织从骨骼上离断”,这一描述极大鼓舞了外科医生和广大患者,因为前路技术主要通过软组织肌肉间隙进入,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在保护髋关节稳定性、预防脱位的情况下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本书是 Joel M. Matta 对髋关节前路技术研究的总结.
目? 录
第一篇? 髋关节前路手术的起源
第1章 前路手术的法国开端和 Judet 学院 002
第2章 前路起源和演化之旅:从法国和美国开始 007
第二篇? 前路髋关节置换术的先进技术
第3章 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2020 年“Matta 分析” 016
第4章 理解现代外科医生向前路髋关节置换术的转变 031
第5章 髋关节前路的学习曲线:早期、中期及后续 040
第6章 在瑞士大学医院引入直接前路 050
第7章 髋关节直接前路手术教育的挑战 065
第8章 作者偏爱 DAA 标准切口的原因和 DAA 显露关键 072
第9章 髋关节前路“比基尼”切口 080
第 10 章 前路手术处理髋臼的经验分享:显露,假体测量及准备,定位,稳定性 088
第 11 章 作者如何做股骨侧手术:显露,准备,型号,进柄深度,球头和稳定性 097
第 12 章 髋关节前路手术并发症的诊断和管理 114
第 13 章 首次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 123
第 14 章 手术室效率:时间透明和卓越运营 130
第 15 章 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预后 144
第 16 章 初次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疑难病例 157
第 17 章 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及髋臼骨折 172
第 18 章 既往股骨和髋臼骨折后的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189
第三篇?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生物力学、关键概念及方法
第 19 章 正常髋关节生物力学 198
第 20 章 髋关节定位的关键概念和方法 206
第 21 章 理解下肢长度及偏心距 223
第四篇? 前路技术及其衍化
第 22 章 前路手术技术:从 Robert Judet 的工作到前路微创手术(AMIS?) 236
第 23 章 因斯布鲁克的直接前路历史 243
第 24 章 标准手术床直接前路 - 苏黎世 250
第 25 章 联合标准手术床与机械腿部固定架的技术 258
第 26 章 作者在直接前路手术的进步历程 263
第五篇? 关于基础的争论(赞成还是反对)
第 27 章 前路骨科手术床与标准手术床的对比研究 266
第 28 章 前路髋关节囊的处理:关节囊保留与切除术 274
第 29 章 前路中腿长和偏心距的判断:临床评估与透视 278
第 30 章 骨盆倾斜对前路的影响 286
第 31 章 骨性标志、X 线片和计算机导航在前路臼杯植入中的应用 291
第 32 章 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柄选择:外科医生观点 297
第 33 章 Hueter 前路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306
第六篇? 翻修手术
第 34 章 前路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显露方法和截骨术 316
第 35 章 直接前路的复杂股骨侧翻修 333
第 36 章 直接前路(Hueter)下的全髋关节股骨侧翻修 338
第 37 章 复杂髋臼重建的直接前路手术 351
第 38 章 使用直接前路手术治疗急性和晚期感染 360
第七篇? 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第 39 章 前路导航技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372
第 40 章 直接前路机器人全髋关节置换术 383
第 41 章 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潜在的未来方向 388
第 1 章? 前路手术的法国开端和 Judet
髋关节置换术无疑是当今骨科手术中的前沿技术。
它为退变、创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常见致残性髋关节疾病提供了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兼具双赢的手术,有高度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响很小,使其适应证可以满足极端年龄和相关病症。该手术效果具有可预测性,在大多数病例中有接近 100% 的功能恢复,容易康复且周期较短,同时,精确设计的植入物保证了手术效果的长期稳定性。这使得即使是年轻人和运动量大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髋关节置换术。
这些髋关节假体的优良特性得益于 70 多年来的不断改进,从第一次尝试关节置换术到一步一步地改进,要归功于骨科医生和制造商的共同贡献,尤其是欧洲和北美的同道。
在众多的贡献者中,一个特殊的位置必须给予 Judet,他是 Judet 丙烯假体髋关节置换术的世界发起人,从前路手术推广的第一天起,他就参与了大部分植入物的改进,并促进支持者和抵制者之间的讨论与进步。
Judet 和 Judet 学院对髋关节假体手术的贡献是值得铭记的,同时,前路手术也已演变成为金标准。
我们将简要回顾 20 世纪的髋关节手术发展历程,指出 Judet 学院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同时指出前路手术的演变历程——从“不为人知的”手术逐渐成为全世界广泛使用的手术。
一、髋关节手术的漫长之路
像大多数骨与关节手术一样,髋关节手术始于麻醉学和无菌术的出现,最初用于治疗创伤和一些脓毒症。
择期手术出现于 20 世纪上半叶,主要用于矫正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逐步改善有退行性病变的成人患者的功能。
如 Smith Petersen 所述,许多类型的手术已被尝试,如软组织松解术、股骨头颈部切除、股骨截骨术、髋臼造盖、伴或不伴有植入物的髋臼重建。
所有这些手术的指征都是根据局部解剖状况、退行性病变的程度、患者的年龄和功能影响的重要性进行判断的。这些手术效果不显著,而且完全难以预测。
1947 年,Robert 和 Jean Judet 设想、确定并应用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该概念基于机械装置辅助的股骨头切除术和置换术,由此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1]。最初的设计类似于一种丙烯蘑菇头形状的假体,由短柄轴向植入固定在股骨颈(图 1-1)。这为髋关节手术打开了大门,并在初代系列产品 问世后立即对国际骨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代设计是不完善的,包括由于材料强度不足导致的丙烯磨损和股骨柄骨折,骨固定失败和植入物移位,以及髋臼耐受性的不可预测性。
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选择,如使用金属植入物,最初是不锈钢或铬钴合金及长柄设计,以更好地稳定股骨干。
骨固定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在系统的使用丙烯骨水泥中找到了最初的答案。
髋臼磨损和疼痛在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得到了解决,即全髋关节置换术最初的两种选择,Mac Kee 的金属对金属方案,或由 John Charnley推广的金属对聚乙烯。
20 世纪 70 年代还出现了全新的概念,其中包括 Gilles Bousquet 的双活动髋臼组件(St Etienne France),Pierre Boutin(Pau France)提出的陶瓷用法,以及另一种获得持久内固定骨把持的方法——这是通过金属多孔内表面活跃的骨生长获得直接固定的概念。这种无骨水泥假体的想法是由 Robert Judet 提出,并应用于 1970 年所谓的 Judet 多孔金属假体上 [2]。骨内生长先决条件被描述为不规则的表面,由于骨内生长必须获得长期稳定性。双锥形方形截面股骨柄的强摩擦提供了完美的初始稳定性,该假体还引入了模块化的莫尔斯锥概念,世界上第一个被应用于假体手术,正是现代假体的标准(图 1-2)。
在这十年中,继 Robert Judet 植入物之后,许多学者研究了无骨水泥植入物的概念,最初主要在法国和欧洲推广。其中一些只依赖于机械稳定性作为髋臼螺钉环,这一概念已被抛弃。
他们大多尝试在专门的表面上获得活跃的骨生长,表面处理和等离子体附着以获得宏观孔隙或微观孔隙。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虽然无骨水泥植入开始在美国出现,但人们研究了新的选择:使用如钛或新型聚乙烯等不同的材料,关于骨内生长区的讨论,全长骨干或仅在干骺端近端的假体,防止可能的应力遮蔽效应,采用新的半球压合髋臼组件。
羟基磷灰石涂料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现在广泛用于增强被钛膜不规则覆盖的金属表面的骨内生长现象。
在这几十年迅猛发展中,一些选择被尝试过,又被部分或完全放弃,比如螺钉髋臼组件,以及最近的双杯金属关节置换。部分年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患者的股骨头置换术也是一样 [3] 。
最近出现的短柄假体选择的优点必须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