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进自 Springer出版社,由韩国首尔大学盆唐医院的Kwhanmien Kim、韩国亚洲大学附属医院的 Seokjin Haam、韩国高丽大学九老医院的 Hyun Koo Kim 等胸外科专家联合编撰,并得到了韩、国胸部肿瘤外科协会(KATSO)的全力支持。全书共三篇 19 章,涵盖了肺切除术、食管切除术、胸腺切除术,以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非气管插管胸外科手术等内容,不仅介绍了胸外科手术所需的最新外科技术,还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进行了重点阐释。本书内容实用,贴近临床,配图丰富,可供广大从事微创手术的胸外科医师借鉴参考。
书中详细描述了采用微创胸外科技术(包括 VATS或 RATS)进行三种最常见胸外科手术(肺切除术、食管切除术和胸腺切除术)的手术流程与技术要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非气管插管胸外科手术。全书图文并茂,不仅清晰明了地标注了术野中的解剖结构,还对手术步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可操作性很强;既可帮助胸外科年轻医师缩短学习曲线,亦有助于有经验医师进一步学习提高。
王光锁 外科学博士,暨南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胸外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保健会诊专家,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胸部肿瘤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胸壁与纵隔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胸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外科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微创胸外科、胸部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和终末期肺病的全流程管理方面见解独到和技艺高超,尤其擅长单孔胸腔镜、机器人微创胸外科、自主呼吸麻醉无管手术、气管外科、复杂疑难胸外科手术、临床肺移植等。完成国际首例单孔全胸腔镜袖式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最早采用膈神经低位区域阻滞实现自主呼吸麻醉精准肌松。近年来,主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 9 项,学术成果在 Molecular Cancer 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先后荣获深圳好医生、岭南名医、深圳市人民医院十大名师、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广东医院优秀临床科主任、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主编或参编中英文专著 8 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收录论文 30 余篇。
目 录
上篇 肺
第 1 章 微创胸外科方案的建立 002
第 2 章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008
第 3 章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手术规划与段间平面划分 013
第 4 章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023
第 5 章 电视辅助胸腔镜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 033
第 6 章 电视辅助胸腔镜全肺切除术 039
第 7 章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045
第 8 章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51
第 9 章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056
中篇 食 管
第 10 章 食管癌的胸腔镜食管切除术:详细流程及评述 078
第 11 章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胸内吻合技术:体外吻合技术 088
第 12 章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食管切除术联合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运用系膜平面解剖概念的系统方法指南 100
第 13 章 全机器人食管切除术 111
第 14 章 吻合口瘘的治疗 123
下篇 其 他
第 15 章 电视辅助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经胸腔入路 134
第 16 章 电视辅助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剑突下入路 140
第 17 章 机器人辅助胸腺切除术 147
第 18 章 乳糜胸非保守性治疗 156
第 19 章 非气管插管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165
第 2 章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PSP) 的患者的复发是很常见的。在许多医疗机构,最常用于治疗 PSP 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如肺大疱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 [1, 2]。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如结扎锁结扎或胸膜固定术 [3, 4]。尽管如此,手术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 PSP 患者再次复发的风险 [5]。在手术治疗领域,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微创手术方法,如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比传统的非微创技术(如开胸手术)更受欢迎。这是因为前者已被证明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缩短恢复时间,使患者能够快速康复到日常生活。此外,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 患者保留更好的肺功能。自从 Schramel 等于 1996 年发表了一篇关于 VATS 气胸手术的论文后,几乎所有的 PSP 手术都是用 VATS 进行的;事实上,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的胸外科医生都会一致选择 VATS 来治疗 PSP。由于近年来手术器械和麻醉技术的发展,VATS 既可以通过单孔或多孔入路进行,也可以通过清醒或非插管技术来治疗 PSP。
一、PSP 手术适应证
虽然复发性 PSP 通常是手术治疗的指征,但由于胸腔镜手术已经被广泛接受和普及,许多医疗机构开始使用 VATS 来治疗首次发生的 PSP。此外,由于有报道显示 PSP 的复发率高于 70%,如果在胸部 CT 或胸部 X 线片上清楚地发现肺大疱,那么就进行 VATS 肺大疱切除术或 VATS 肺楔形切除术以简单有效地降低复发率 [2]。另外,以下情况也可以作为手术治疗的指征:双侧 PSP,持续漏气 4~5 天,伴有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情况,如张力性气胸或血胸;肺完全复张失败;存在可能影响生活和职业的风险。不过,据我们所知,关于PSP 的手术指征没有前瞻性随机研究。由于疾病的性质和伦理问题,难以实施这样一项大规模的研究。
二、使用 VATS 的 PSP 手术
患者取侧卧位,手术台弯曲或者不弯曲 30°,打开肋间隙(图 2-1)。目前,最常用的胸腔镜手术技术是使用三孔进行的;一个放置在腋中线第 7 肋间,另一个放置在腋前线第 4 肋间,最后一个放置在肩胛骨尖端的前方。通过这样三角形的切口布置可以得到整个胸膜腔的全景视野。如果切口之间的距离足够大,可以防止手术器械干扰(图 2-2)。当然,切口的位置取决于外科医生的习惯,切口的大小取决于胸腔镜和手术器械的尺寸。必须先使用无创性钝器(镊子)来夹持肺组织,检查整个胸膜腔。应该使用胸腔镜器械去除所有粘连,以确保良好的手术视野。虽然大多数破裂的肺大疱位于上叶尖段或下叶背段,但建议仔细检查整个肺表面。
使用吻合器进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为了防止漏气,切除范围应该超过健康的肺组织,而吻合钉不应该相互交叉。此外,在进行楔形切除时,肺的形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通气时,肺需顺利地膨胀和复张回与手术前相似的形状。换句话说,如果肺切除后的形状不合适,那么通气时肺会不自然地复张,这可能导致术后胸膜粘连,从而导致 PSP 复发和肺功能下降。针对胸膜下肺大疱,可以使用球棒进行摩擦(图 2-3);针对单个小肺大疱,使用结扎锁进行结扎。在进行肺大疱切除时,要小心谨慎地进行,以避免对肺造成损伤和撕裂。在确认成功止血并观察到钉缘处没有漏气后,通过切口置入胸管,根据情况置入 1 根或 2 根。胸管应该朝向头端的方向置入,并放置在胸膜腔的前外侧。然后在直视下重新将肺膨胀并关胸。根据外科医生的习惯,可以使用小口径胸管或柔性引流管代替经典的胸管。
自从 Rocco 等 [6] 于 2004 年宣布使用单孔胸腔镜治疗气胸并取得有效成果后,这种技术已经被许多医疗机构采用。单孔胸腔镜被认为是安全的,并且有许多包括减少术后疼痛在内的优势。尽管与传统的三孔胸腔镜相比,单孔胸腔镜有其优势,但单孔技术的掌握需要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事实上,由于相对较低的入路,肺和膈肌的探查可能没有三孔那么容易。随着近年来手术器械的进步,手术经验的丰富,单孔胸腔镜技术可能是传统的三孔胸腔镜的一个可替代方案,受到胸外科界的极大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