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南祁连上庄磷稀土钪矿床为典型矿床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拉脊山蛇绿混杂岩带中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稀土、钪矿成因和形成机制。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单矿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扼要阐述了该矿床的俯冲成矿地质背景,明确了矿石中轻稀土元素和钪的赋存状态,系统解释了有益元素富集成矿的幔源岩浆过程和机制;同时,以野外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预测了该地区的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总之,本书紧密结合关键矿产领域研究前沿和应用实践,注重于地质现象洞察和实测数据分析,既创新了成矿理论,又实现了关键金属找矿的突破。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检索1篇(1.89,Q2区)、其他核心期刊检索12篇。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前期研究基础 7
1.3 研究范围和目标 11
1.4 研究思路和总体方案 13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3
1.6 分析方法 15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19
2.1 构造单元及其基本特征 19
2.2 研究区主要岩石 22
2.3 研究区构造变形及主要断裂 25
2.4 区域矿产 26
第3章 典型矿床——上庄磷稀土钪矿床 28
3.1 矿床地质特征 28
3.2 矿区岩石学特征 31
3.3 矿物组成及特征 38
3.4 成矿元素赋存矿物和元素赋存状态 53
3.5 矿床成因 72
第4章 矿床成矿时代、成矿地质环境 86
4.1 锆石形态、U-Pb年龄及微量元素 86
4.2 锆石Lu-Hf同位素 94
4.3 榍石形态、U-Pb年龄 95
4.4 褐帘石形态、U-Pb年龄 99
4.5 成岩成矿时代讨论 101
4.6 矿床成矿地质环境 103
第5章 成矿熔体物质来源与成矿动力学机制及成矿模式 105
5.1 成矿熔体物质来源与成矿动力学机制 105
5.2 矿床成矿模式 109
第6章 区域成矿预测及资源勘查挑战 112
6.1 基性-超基性岩型REE-Sc矿成矿预测 112
6.2 Sc资源勘查挑战及对策 115
第7章 结语 117
参考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