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项目组多年来在金属丝电爆炸和丝阵 Z 箍缩方面的研究积累,联合国内本领域专家,围绕金属丝电爆炸物理过程、实验技术、数值模拟方法及不同介质中丝爆的应用对金属丝电爆炸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建立从基础到理论到应用的系统化逻辑框架,力求为从事丝爆相关研究的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清晰、翔实以及可反映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参考资料,从而支撑丝爆基础与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将随书发表求解介质中丝爆磁流体耦合模型的代码和基础数据,以期提高国内金属丝电爆炸及相关高能量密度物理的整体研究水平,并填
补国内丝爆专著的空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技术主要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强流脉冲粒子束加速器和高功率脉冲技术的研究、研制和应用。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10 项,并获得 1994 年光华科技一等奖。现任中国加速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强激光和粒子束》杂志编委等职。参加我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改进工作。负责并成功研制我国束流最强达 1MA 的低阻
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提出了技术设计和调试方案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建成了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近年来,主持研制成功紧凑型小焦斑高能 X 射线装置剑光一号。这些设备在科研试验和高新技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开拓了极强脉冲电子束的产生、传输、诊断及应用的研究方向。主持了高功率脉冲开关和纳秒高电压测量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推动并主持开展了快 Z-箍缩物理及其脉冲功率驱动源技术、高功率离子束产生和应用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显著成果。曾主编并出版了《脉冲功率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