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重探讨时间、事件与因果性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对于时间性的关注有悠久的传统,本书继承和开拓了这一传统,每篇章节均将相关问题置于社会科学的分析实例中进行考察。全书阐明了社会分析理论关于原因与事件、行动者与互动、时间与意义的关键假设。阿伯特将自己的理论称为“过程论”。对这个看待社会世界处于恒久变化中的理论体系而言,首先是明确时间的结构:过去如何影响现在?大和小的关系是什么?延续和交叠如何理论化?其次是探讨时间性如何在当代经验社会学的线性模型下、历史叙事中、个案研究里体现或被忽略。通过一系列实例,阿伯特在本书中建立了一套融贯的看待社会时间的观点。
安德鲁·阿伯特(Andrew Abbott,1948—),当代最富声望的社会学家之一,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杰出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涵盖行业和职业研究、历史社会学、社会理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曾任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和社会学系主任、《美国社会学刊》和《工作与职业》主编,并曾任社会科学历史学会会长。
序幕 一篇自传式的导言
一、《超越广义线性实在》
二、《案例做了什么?》
三、《时间和事件的构想》
四、《从致因到事件》
五、《社会生活中的时间性与过程》
六、《论转折点的概念》
七、《边界之物》
八、《复义七型》?
九、《因果转移》
第一部分 方法与假设
第一章 超越广义线性实在
一、广义线性实在
二、基本假设?
三、超越广义线性实在
四、结论
第二章 复义七型
一、复义七型
二、指标及其相关概念
三、宗教信仰强度的总体变化
四、结论
第三章 因果转移?
一、经典中的因果关系:涂尔干?
二、社会学中的因果关系与经验主义
三、哲学、因果关系和解释?
四、社会实在的因果观和偶然观?
第二部分 时间与方法
第四章 案例做了什么?
一、案例在标准实证主义论文中做了什么?
二、单一案例的叙事
三、社会学叙事
四、多案例叙事
第五章 时间和事件的构想
一、两种生涯观念
二、时间过程和历史过程假设的重大差异
三、结论
第六章 从致因到事件?
一、理论与过程
二、经验社会学中过程的消失
三、关于叙事的理论问题
四、方法论取径?
第三部分 时间与社会结构
第七章 社会生活中的时间性与过程
一、斯文·福因的各种过去和现在?
二、柏格森的时间性
三、米德的时间性
四、怀特海的时间性
第八章 论转折点的概念
一、转折点的概念?
二、转折点的过程、瞬间和持续时间
三、结论?
第九章 边界之物
一、对边界的兴趣?
二、边界变为实体
三、一则例子
四、物性?
五、结论
第十章 尾声:攸关时间
一、接收者?
二、社会科学的方案?
三、标准模型及其假设
四、叙事分析的理论
五、解释和因果关系
六、时间
七、一般理论事项
主题索引?
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