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使用中文版AutoCAD 2025进行机械制图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共19章,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基础、AutoCAD界面介绍、绘图辅助工具的使用、创建和编辑二维机械图形、使用AutoCAD在机械图中添加文字和尺寸标注、AutoCAD三维模型的创建与修改,最后以减速器作为综合案例进行设计讲解。本书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每一章的知识点都配有操作实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借以巩固本章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AutoCAD 2025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案例紧密联系机械工程制图实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特别适合作为读者自学和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第一篇 入门篇
第1章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002~022
1.1 机械制图标准 002
1.1.1 认识机械制图标准 002
1.1.2 认识国家制图标准 002
1.2 认识机械工程图 004
1.2.1 机械工程图概述 004
1.2.2 绘制机械工程图的程序 005
1.3 机械制图的表达方式 005
1.3.1 装配图 005
1.3.2 零件图 010
1.4 了解机械图纸各要素 012
1.4.1 了解机械图纸的幅面及图框格式 012
1.4.2 了解机械图纸的字体 012
1.4.3 了解机械图纸的比例 014
1.4.4 了解机械图纸的图线线型 014
1.5 机械制图的图样画法 016
1.5.1 三视图 016
1.5.2 向视图 017
1.5.3 局部视图 017
1.5.4 斜视图 018
1.5.5 剖视图 019
1.5.6 断面图 020
1.5.7 局部放大图 021
1.5.8 简化画法 021
第2章 初识AutoCAD 2025 023~051
2.1 AutoCAD 2025操作界面 023
2.2 AutoCAD 2025执行命令的方式 025
2.2.1 命令调用的3种方式 025
2.2.2 命令的重复、撤销与重做 026
2.3 AutoCAD视图的控制 032
2.3.1 视图缩放 032
2.3.2 视图平移 033
2.3.3 使用导航栏 033
2.3.4 重画与重生成视图 034
2.4 AutoCAD 2025工作空间 035
2.4.1 草图与注释工作空间 035
2.4.2 三维基础空间 036
2.4.3 三维建模空间 036
2.4.4 切换工作空间 037
2.4.5 工作空间设置 038
2.5 AutoCAD文件的基本操作 041
2.5.1 新建文件 041
2.5.2 打开文件 042
2.5.3 保存文件 045
2.5.4 保存为样板文件 048
2.5.5 不同图形文件之间的比较 049
第3章 图形绘制命令详解 052~120
3.1 坐标系与辅助绘图工具 052
3.1.1 坐标系及其4种表示方法 052
3.1.2 对象捕捉辅助绘图 055
3.1.3 对象捕捉追踪辅助绘图 057
3.1.4 正交模式辅助绘图 058
3.1.5 极轴追踪辅助绘图 060
3.1.6 临时追踪点辅助绘图 064
3.2 绘制点 066
3.2.1 点样式 066
3.2.2 单点和多点 068
3.2.3 定数等分 069
3.2.4 定距等分 072
3.3 绘制直线类图形 073
3.3.1 直线 074
3.3.2 射线 075
3.3.3 构造线 076
3.4 绘制圆、圆弧类图形 079
3.4.1 圆 079
3.4.2 圆弧 082
3.4.3 椭圆 085
3.4.4 椭圆弧 086
3.5 多段线 089
3.5.1 多段线概述 089
3.5.2 多段线—直线 090
3.5.3 多段线—圆弧 092
3.6 多线 095
3.6.1 多线概述 095
3.6.2 设置多线样式 095
3.6.3 绘制多线 096
3.6.4 编辑多线 099
3.7 矩形与多边形 100
3.7.1 矩形 100
3.7.2 多边形 102
3.8 样条曲线 105
3.8.1 绘制样条曲线 105
3.8.2 编辑样条曲线 110
3.9 图案填充与渐变色填充 111
3.9.1 图案填充 111
3.9.2 无法进行填充的解决方法 115
3.9.3 渐变色填充 116
3.9.4 编辑填充的图案 118
第4章 图形编辑命令详解 121~177
4.1 图形的选择方法 121
4.1.1 单击选择 121
4.1.2 从左往右的窗围选择 122
4.1.3 从右往左的窗交选择 122
4.1.4 快速选择 122
4.2 图形修剪类 125
4.2.1 修剪 125
4.2.2 延伸 128
4.2.3 删除 129
4.3 图形变化类 130
4.3.1 移动 130
4.3.2 旋转 132
4.3.3 缩放 134
4.3.4 拉伸 136
4.3.5 拉长 139
4.4 图形复制类 140
4.4.1 复制 140
4.4.2 偏移 142
4.4.3 镜像 145
4.5 图形阵列类 147
4.5.1 矩形阵列 148
4.5.2 路径阵列 151
4.5.3 环形阵列 154
4.6 辅助绘图类 158
4.6.1 圆角 158
4.6.2 倒角 161
4.6.3 对齐 164
4.6.4 分解 167
4.6.5 打断 168
4.6.6 合并 171
4.7 通过夹点编辑图形 172
4.7.1 夹点模式概述 173
4.7.2 利用夹点拉伸对象 173
4.7.3 利用夹点移动对象 173
4.7.4 利用夹点旋转对象 174
4.7.5 利用夹点缩放对象 174
4.7.6 利用夹点镜像对象 175
4.7.7 利用夹点复制对象 175
第二篇 精通篇
第5章 创建机械图形标注 179~237
5.1 图形标注的国家标准 179
5.1.1 尺寸界线的画法 179
5.1.2 曲线轮廓的尺寸注法 179
5.1.3 尺寸界线与尺寸线斜交的注法 179
5.1.4 圆弧过渡区域的尺寸注法 180
5.1.5 对称机件的尺寸标注 180
5.1.6 直径及半径尺寸的标注 180
5.1.7 弧长尺寸的标注 181
5.1.8 球面尺寸的标注 181
5.1.9 小尺寸的注法 181
5.1.10 尺寸数字的注写位置 181
5.1.11 角度尺寸标注 181
5.1.12 板状零件的尺寸标注 182
5.1.13 正方形结构尺寸的标注 182
5.1.14 倒角的标注 182
5.2 尺寸标注的组成与原则 183
5.2.1 尺寸标注的组成 183
5.2.2 尺寸标注的原则 184
5.3 尺寸标注样式 185
5.3.1 新建标注样式 185
5.3.2 设置标注样式 185
5.4 标注的创建 196
5.4.1 智能标注 196
5.4.2 线性标注 201
5.4.3 对齐标注 202
5.4.4 角度标注 204
5.4.5 弧长标注 206
5.4.6 半径标注 206
5.4.7 直径标注 207
5.4.8 坐标标注 209
5.4.9 折弯标注 210
5.4.10 引线标注 211
5.5 几何公差的标注 215
5.5.1 机械行业中的几何公差 216
5.5.2 标注几何公差 217
5.6 形位公差的标注 220
5.6.1 机械行业中的形位公差 220
5.6.2 形位公差的结构 221
5.7 其他标注方法 223
5.7.1 标注打断 224
5.7.2 调整标注间距 225
5.7.3 折弯线性标注 227
5.7.4 连续标注 228
5.7.5 基线标注 230
5.7.6 翻转箭头 232
5.7.7 编辑多重引线 232
第6章 文字和表格 238~256
6.1 文字、表格在机械设计上的应用 238
6.1.1 文字的国家标准 239
6.1.2 表格的国家标准 240
6.2 创建文字 242
6.2.1 创建多行文字 243
6.2.2 创建单行文字 246
6.2.3 插入特殊符号 248
6.2.4 创建堆叠文字 248
6.2.5 编辑文字 249
6.3 创建表格 251
6.3.1 创建表格 251
6.3.2 编辑表格 253
6.3.3 编辑表格单元 254
6.3.4 添加表格内容 254
第7章 图层与图层特性命令 257~281
7.1 图层在机械设计上的应用 257
7.1.1 制图的常用线型与应用场合 258
7.1.2 线型的颜色 260
7.2 图层的创建与设置 260
7.2.1 新建并命名图层 260
7.2.2 设置图层颜色 261
7.2.3 设置图层线型 261
7.2.4 设置图层线宽 263
7.3 图层的其他操作 267
7.3.1 打开与关闭图层 267
7.3.2 冻结与解冻图层 268
7.3.3 锁定与解锁图层 271
7.3.4 设置当前图层 271
7.3.5 转换图形所在图层 272
7.3.6 删除多余图层 274
7.3.7 清理图层和线型 276
7.4 图形特性设置 277
7.4.1 查看并修改图形特性 277
7.4.2 匹配图形属性 279
第8章 块、外部参照与设计中心 282~306
8.1 图块在机械设计上的应用 282
8.2 块 282
8.2.1 创建内部块 282
8.2.2 控制图块颜色和线型 284
8.2.3 插入块 285
8.2.4 创建外部块 286
8.2.5 分解图块 287
8.2.6 图块属性 288
8.2.7 创建动态图块 290
8.3 外部参照 296
8.3.1 了解外部参照 296
8.3.2 附着外部参照 296
8.3.3 拆离外部参照 299
8.3.4 管理外部参照 299
8.4 设计中心 300
8.4.1 打开设计中心 300
8.4.2 设计中心窗体 300
8.4.3 设计中心查找功能 302
8.4.4 设计中心管理资源 302
第9章 文件的打印和输出 307~320
9.1 打印出图 307
9.1.1 指定打印设备 307
9.1.2 设定图纸尺寸 308
9.1.3 设置打印区域 308
9.1.4 设置打印偏移 309
9.1.5 设置打印比例 309
9.1.6 指定打印样式表 309
9.1.7 设置打印选项 310
9.1.8 设置打印方向 310
9.1.9 最终打印 310
9.2 文件的输出 313
9.2.1 输出为dxf文件 313
9.2.2 输出为stl文件 313
9.2.3 输出为pdf文件 315
9.2.4 图纸的批量输出与打印 317
第三篇 机械制图篇
第10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绘制 322~350
10.1 标准件和常用件概述 322
10.1.1 标准件 322
10.1.2 常用件 323
10.2 螺纹紧固件 323
10.2.1 螺纹的绘图方法 323
10.2.2 绘制六角螺母 326
10.2.3 绘制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327
10.3 销钉类零件 329
10.3.1 销钉的分类与设计要点 329
10.3.2 绘制螺纹圆柱销 330
10.3.3 绘制螺尾锥销 331
10.4 键 333
10.4.1 键的种类 333
10.4.2 绘制钩头楔键 334
10.4.3 绘制花键 335
10.5 弹簧 337
10.5.1 弹簧的简介与分类 337
10.5.2 绘制拉伸弹簧 338
10.6 齿轮类零件及其啮合 341
10.6.1 齿轮的简介与种类及加工方法 341
10.6.2 齿轮的绘图方法 345
10.6.3 绘制直齿圆柱齿轮 346
10.6.4 直齿齿轮啮合的画法 348
10.6.5 斜齿齿轮啮合的画法 349
第11章 轴类零件图的绘制 351~366
11.1 轴类零件概述 351
11.1.1 轴类零件简介 351
11.1.2 轴类零件的特点 351
11.1.3 轴类零件图的绘图规则 353
11.1.4 轴类零件图的绘制步骤 353
11.2 普通阶梯轴设计 353
11.2.1 阶梯轴的设计要点 353
11.2.2 绘制减速器传动轴 355
11.3 圆柱齿轮轴的绘制 359
11.3.1 齿轮轴的设计要点 359
11.3.2 绘制圆柱齿轮轴 359
11.4 绘制圆锥齿轮轴 362
11.4.1 圆锥齿轮轴的设计要点 363
11.4.2 绘制圆锥齿轮轴 363
第12章 盘盖类零件图的绘制 367~377
12.1 盘盖类零件概述 367
12.1.1 盘盖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367
12.1.2 盘盖类零件图的绘图技巧 368
12.2 调节盘 368
12.2.1 调节盘的设计要点 369
12.2.2 绘制调节盘 369
12.3 法兰盘 373
12.3.1 法兰盘的设计要点 373
12.3.2 绘制法兰盘 374
第13章 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制 378~391
13.1 箱体类零件概述 378
13.1.1 箱体类零件简介 378
13.1.2 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378
13.1.3 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图技巧 379
13.2 轴承底座的绘制 379
13.2.1 轴承底座设计要点 379
13.2.2 绘制球磨机上的轴承底座 380
13.3 蜗轮箱的绘制 386
13.3.1 蜗轮箱设计要点 386
13.3.2 绘制蜗轮箱 387
第四篇 综合实战篇
第14章 减速器的参数计算与传动零件的绘制 393~431
14.1 减速器设计概述 393
14.1.1 减速器设计的步骤 393
14.1.2 减速器的设计任务 394
14.1.3 减速器设计的图纸要求 394
14.2 电动机的选择与计算 395
14.3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97
14.3.1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397
14.3.2 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398
14.4 V带的设计与计算 400
14.5 齿轮传动的设计 402
14.5.1 选择齿轮的材料与热处理方式 402
14.5.2 计算许用应力 403
14.5.3 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 403
14.5.4 选定齿轮的形式与尺寸 404
14.6 大齿轮零件图的绘制 405
14.6.1 绘制图形 405
14.6.2 标注图形 410
14.6.3 创建齿轮参数表与技术要求 417
14.7 轴的设计 419
14.7.1 选择轴的材料与热处理方式 419
14.7.2 确定轴的各段轴径与长度 419
14.8 低速轴零件图的绘制 421
14.8.1 绘制图形 421
14.8.2 标注图形 425
14.8.3 填写技术要求 430
第15章 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432~455
15.1 减速器装配图概述 432
15.1.1 估算减速器的视图尺寸 432
15.1.2 确定减速器装配图中心线的位置 433
15.2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的俯视图 433
15.2.1 绘制装配图的俯视图 433
15.2.2 绘制装配图的主视图 439
15.2.3 绘制装配图的左视图 445
15.3 标注装配图 448
15.3.1 标注尺寸 448
15.3.2 添加序列号 451
15.3.3 绘制并填写明细表 453
15.3.4 添加技术要求 454
第16章 由装配图拆画箱体零件图 456~476
16.1 拆画零件图概述 456
16.2 由减速器装配图拆画箱座零件图 457
16.2.1 由装配图的主视图拆画箱座零件的主视图 457
16.2.2 由装配图的俯视图拆画箱座零件的俯视图 459
16.2.3 由装配图的左视图拆画箱座零件的左视图 461
16.2.4 标注箱座零件图 462
16.3 由减速器装配图拆画箱盖零件图 466
16.3.1 由装配图的主视图拆画箱盖零件的主视图 466
16.3.2 由装配图的俯视图拆画箱盖零件的俯视图 469
16.3.3 由装配图的左视图拆画箱盖零件的左视图 471
16.3.4 标注箱盖零件图 471
第五篇 三维绘图篇
第17章 三维绘图基础 478
17.1 三维建模工作空间 478
17.2 三维坐标系统 478
17.2.1 UCS概念及特点 478
17.2.2 定义UCS 478
17.2.3 编辑UCS 478
17.2.4 动态UCS 478
17.2.5 UCS夹点编辑 478
17.3 观察三维模型 478
17.3.1 设置视点 478
17.3.2 预置视点 478
17.3.3 利用 ViewCube工具 478
17.3.4 三维动态观察 478
17.3.5 控制盘辅助操作 478
17.4 视觉样式 478
17.4.1 应用视觉样式 478
17.4.2 管理视觉样式 478
第18章 创建和编辑三维实体 479
18.1 创建基本实体 479
18.1.1 创建长方体 479
18.1.2 创建圆柱体 479
18.1.3 绘制圆锥体 479
18.1.4 创建球体 479
18.1.5 创建楔体 479
18.1.6 创建圆环体 479
18.1.7 创建棱锥体 479
18.2 由二维对象生成三维实体 479
18.2.1 拉伸 479
18.2.2 旋转 479
18.2.3 放样 479
18.2.4 扫掠 479
18.2.5 按住并拖动 479
18.3 布尔运算 479
18.3.1 并集运算 479
18.3.2 差集运算 479
18.3.3 交集运算 479
18.4 三维对象操作 479
18.4.1 三维旋转 479
18.4.2 三维移动 479
18.4.3 三维镜像 479
18.4.4 对齐和三维对齐 479
18.5 实体高级编辑 479
18.5.1 创建倒角和圆角 479
18.5.2 抽壳 479
18.5.3 剖切实体 479
18.5.4 加厚曲面 479
第19章 创建减速器的三维模型 480
19.1 创建各零件的三维模型 480
19.1.1 由零件图创建低速轴的三维模型 480
19.1.2 由零件图创建大齿轮的三维模型 480
19.1.3 由零件图创建箱座的三维模型 480
19.1.4 由零件图创建箱盖的三维模型 480
19.2 组装减速器的三维装配体 480
19.2.1 装配大齿轮与低速轴 480
19.2.2 啮合大齿轮与高速齿轮轴 480
19.2.3 装配轴上的轴承 480
19.2.4 将齿轮传动组件装配至箱座 480
19.2.5 装配箱盖 480
19.2.6 装配螺钉等其他零部件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