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提 要本书通过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理论分析圆偏振激光作用下高次谐波发射机制、短周期激光脉冲作用下高次谐波及孤立阿秒脉冲的产生,以及核运动效应对谐波的影响;分析了激光参数、激光场强度、相对相位、核间距等要素在谐波发射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时频分析、半经典三步模型、电子波包概率分布等对谐波发射机理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供从事强场物理领域、强场方向相关人员或研究生阅读参考。
葛鑫磊,1987年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渤海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从事强场物理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Phys. Rev. A,Opt. Express,Laser Phys. Lett.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1绪论11.1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11.2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电离21.2.1多光子电离31.2.2阈上电离41.2.3隧穿电离和越垒电离51.3高次谐波发射61.3.1高次谐波71.3.2高次谐波发射机制71.3.3高次谐波发射技术进展及意义121.4阿秒激光脉冲的发展及其应用131.4.1阿秒激光脉冲产生技术进展131.4.2阿秒激光脉冲的应用152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162.1激光场形式和原子模型势162.1.1激光场形式162.1.2原子模型势172.2激光场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含时薛定谔方程182.2.1单电子原子的含时薛定谔方程182.2.2双原子分子的含时薛定谔方程202.3虚时演化方法求解初始波函数212.4分裂算符方法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242.5小波变换方法253圆偏振激光脉冲和太赫兹组合场与H+2作用下高次谐波的产生283.1引言283.2理论模型293.3初速度不为零的三步模型293.4圆偏振激光和太赫兹组合场方案下H+2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的产生304短周期激光脉冲作用下高次谐波及孤立阿秒脉冲的产生444.1引言444.2双色场附加短周期激光脉冲组合方案444.3非均匀场下高次谐波的产生514.3.1非均匀场下高次谐波发射实验进展514.3.2非均匀场下高次谐波发射的理论方法544.3.3非均匀场下高次谐波发射理论进展564.4短周期非均匀场下H+2量子轨道的控制和100as以下孤立阿秒脉冲的产生574.5载波包络相位对短周期非均匀场下H+2高次谐波的影响654.653as脉冲的产生675短周期激光脉冲作用下H+2核运动对高次谐波产生的影响705.1引言705.2理论模型715.3非波恩奥本海默近似下(核运动)与波恩奥本海默近似下(核固定)的高次谐波产生比较725.4H+2中核振荡对谐波的影响78参考文献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