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质含碳耐火材料是以镁砂和石墨为主要原料,辅以添加剂及树脂结合剂,制备而成的复相耐火材料,以其良好的耐高温、抗热震及抗侵蚀等性能,在转炉、电炉以及钢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传统镁碳耐火材料的高石墨含量在长期工业生产等应用实践中暴露出资源及热损耗大、对钢液增碳及温室气体释放多等突出问题。随着资源逐渐匮乏、高品质钢材制品需求增加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降低镁碳耐火材料中碳含量,开发更加符合苛刻冶金环境的新型镁质含碳复相耐火材料已成为钢铁冶金行业对耐火材料产业的必然要求。 本书是作者在深入调研镁质含碳耐火材料制备与性能的基础上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针对新型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组成和性能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对作者所在课题组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对新型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组成和性能进行了论述,探究了新的研究方法,希望能对从事耐火材料等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提供借鉴。
祁欣,工学博士,现任辽宁科技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先进耐火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包括高强度高热震性耐火材料的制备及与材料缺陷的关联性研究,耐火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及断裂行为研究等。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申请专利8项,其中授权6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市厅级以上项目5项,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参编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
1. 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发展 1.1 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组成和性能 1.2 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发展趋势 1.3 镁质含碳耐火材料基质的研究进展 1.4 镁质含碳耐火材料骨料的研究进展 1.5 镁碳砖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进展 1.6 数值模拟在耐火材料研究的应用进展 2. 基质对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性能研究 2.1 含SiC的镁质含碳耐火材料 2.1.1 碳源对MgO-SiC-C耐火材料的影响 2.1.2 成分配比对MgO-SiC-C耐火材料的影响 2.1.3 颗粒级配制度对MgO-SiC-C耐火材料的影响 2.1.4 MgO-SiC-C耐火材料的抗渣性研究 2.2 含Ti3AlC2的镁质含碳耐火材料 2.2.1 Ti3AlC2含量对MgO-C-Ti3AlC2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2.2.2 低碳MgO-C-Ti3AlC2耐火材料的抗渣性研究 2.3 含BN的镁质含碳耐火材料 2.3.1 BN对镁质含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2.3.2 BNZrB2对镁质含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3. 骨料对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性能研究 3.1 微纳米孔MgO-Mg2SiO4复相耐火骨料 3.1.1 骨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3.1.2 MgO-Mg2SiO4骨料的合成机制 3.1.3 骨料的物理性能 3.1.4 骨料的抗热震性 3.2 含MgO-Mg2SiO4复相骨料的镁质含碳耐火材料 3.2.1 耐火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3.2.2 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 3.2.3 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 3.3 MgO-Mg2SiO4-SiC-C耐火材料的抗渣性研究 3.3.1 耐火材料渣侵前的性能和微观结构 3.3.2 耐火材料渣侵后的宏观结构 3.3.3 耐火材料渣侵后的微观结构 3.3.4 熔渣对耐火材料的渗透机制 4. 镁碳砖回收料对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性能研究 4.1 引入形式对镁质含碳耐火材料性能影响 4.1.1 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 4.1.2 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 4.1.3 耐火材料的抗渣性 4.2 加入量对镁质含碳耐火材料性能影响 4.2.1 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 4.2.2 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 4.2.3 耐火材料的抗渣性 5. 数值模拟在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的应用研究 5.1 分子动力学研究MgO(-Mg2SiO4)-SiC-C耐火材料的界面结合机制 5.1.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案 5.1.2 MgO-SiC-C耐火材料的界面分子动力学研究 5.1.3 MgO-Mg2SiO4-SiC-C耐火材料的界面分子动力学研究 5.2 有限元研究MgO-C-Ti3AlC2耐火材料的损毁机制 5.2.1 热应力对低碳镁碳砖损毁影响的数值模拟 5.2.2 渣线砖温度分布 5.2.3 渣线砖热应力分布 5.3 MgO-C-Ti3AlC2耐火材料的热化学模拟 5.3.1 碱性渣与低碳MgO-C-Ti3AlC2耐火材料的反应模拟 5.3.2 酸性渣与低碳MgO-C-Ti3AlC2耐火材料的反应模拟 5.3.3 热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