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出了深部巷道围岩外锚—内卸协同控制新技术,即在巷道围岩浅部区域进行强力锚杆索支护的同时,在两帮深部煤体运移通道中开挖一个大型卸压孔洞,并在孔洞内及时布置具有全方位施恒阻可缩胀囊袋调压系统,进行两帮煤体内部卸压调控的新方法。研制的可缩胀囊袋调压系统是由可缩胀囊袋、连接管、调压装置以及推引装置等组成。通过在两帮煤体内部卸压调控方法能将巷道两帮高支承应力峰值转移至卸压孔洞实体煤侧,实现巷道锚固围岩区整体应力下降,为巷道稳定性创造了良好的应力环境;卸压孔洞在囊袋系统支撑下可恒阻收缩,能为两帮深部煤体运移作用至锚固围岩提供一个缓冲空间。构建巷道围岩的“五位一体”监测方法,分析优化形成深部强采动影响巷道科学化外锚—内卸调控实践方案,解决深部强采动巷道围岩控制难题,提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平,促进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谢生荣,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南京人,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矿业工程系教授、博导、越崎青年学者。主要从事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截至2022年11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及横项课题近3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3部,教材1部。,无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概况和趋势 1.3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书创新点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深部煤巷帮部持续大变形破坏机制 2.1 深部典型煤巷矿压显现特征 2.2 深部煤巷帮部围岩变形破坏机制 2.3 深部煤巷围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2.3.1 煤巷围岩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 2.3.2 煤巷围岩控制的改进方向 第3章 深部煤巷围岩外锚-内卸方法及原理 3.1 煤巷浅部围岩外锚原理 3.2 煤巷深部煤体内卸原理 3.3 煤巷围岩外锚-内卸协同原理 3.4 新型囊袋调压系统监控方法及原理 3.4.1囊袋系统的主要组成 3.4.2 监控技术方法及原理 第4章 煤巷围岩外锚-内卸协同控制的物理相似模拟试验 4.1 相似模拟试验参数设计 4.2 内部孔洞卸压方法及闭合度监测系统 4.3 相似模拟试验过程及观测指标 4.4 相似模拟试验结果及分析 第5章 深部煤巷围岩内部卸压高应力调控规律研究 5.1 深部典型煤巷数值模拟研究 5.1.1 深部典型煤巷工程概况 5.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5.1.3 数值模拟方案 5.1.4 应力监测方案 5.2 不同卸压参量下煤巷围岩垂直应力迁变规律 5.2.1 卸压前后煤巷围岩垂直应力的关键指标 5.2.2 不同卸压位置煤巷围岩垂直应力响应规律 5.2.3 不同卸压长度煤巷围岩垂直应力响应规律 5.2.4 不同卸压间距煤巷围岩垂直应力响应规律 5.3 不同卸压参量下煤巷围岩主应力差迁变规律 5.3.1 卸压前后煤巷围岩主应力差的关键指标 5.3.2 不同卸压位置煤巷围岩主应力差响应规律 5.3.3 不同卸压长度煤巷围岩主应力差响应规律 5.3.4 不同卸压间距煤巷围岩主应力差响应规律 5.4 合理内部卸压参量确定及影响程度分级 5.4.1 合理内部卸压参数的确定 5.4.2 造穴卸压参量影响程度分级 第6章 深部典型煤巷围岩外锚-内卸协同控制系统应用分析 6.1 外锚-内卸协同控制系统 6.2 “多位一体”矿压综合监测技术 6.3 深部典型煤巷围岩外锚-内卸协同控制系统现场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