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源于民政部“托底性民生保障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养老、社区发展、城市贫民等问题上进行针对性调研并逐步取得研究成果。本书则聚焦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治理创新这个视角进行有用性的研究。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基层治理创新的本质内涵、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发展趋向、困境挑战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全面考察基层治理创新的现实样态、发展轨迹和变迁逻辑,阐释其变化的多样性及背后的发展逻辑,获得对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状况与运行规律的理解,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解释框架,用以解析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同时为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借助基层治理创新的不同实践,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场域、类型和趋势,同时超越局部的、零散的、具体的创新实践,进而提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推动形成“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创新 ………………………… 1
第一节 转型中的基层治理创新 ………………………………………… 1
一、 基层治理创新的宏观政策走向 …………………………………… 2
二、 基层治理创新的必然性与应然性 ………………………………… 6
第二节 回到基层逻辑: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创新 …… 12
一、 国内有关基层治理创新的学术探讨 ……………………………… 12
二、 国外有关基层治理创新的学理分析 ……………………………… 17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主要内容 …………………………………………… 21
一、 研究问题 …………………………………………………………… 22
二、 主要内容 …………………………………………………………… 24
第四节 核心概念解读 …………………………………………………… 26
一、 基层与基层治理 …………………………………………………… 27
二、 社区与社区治理 …………………………………………………… 28
三、 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 ………………………………………… 33
四、 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 …………………………………………… 36
第二章 双重权力维度下的基层治理创新 ………………………………… 38
第一节 纵向央地关系变化中的基层治理 ……………………………… 38
一、 党的政治建设与组织建设 ………………………………………… 39
二、 财税体制改革 ……………………………………………………… 39
三、 干部任免权限 ……………………………………………………… 41
四、 行政审批权限 ……………………………………………………… 42
2 一统万殊: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治理创新
第二节 横向政社关系转变中的基层治理 ……………………………… 43
一、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调整 …………………………………………… 44
二、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调整 ……………………………………… 45
第三节 多重维度下的基层政权建设 …………………………………… 50
一、 县制的发展及特点 ………………………………………………… 50
二、 乡镇的发展及特点 ………………………………………………… 52
三、 街道的发展及特点 ………………………………………………… 57
第三章 基层治理创新的基本模式与现实样态 …………………………… 61
第一节 基层治理创新的本质内涵 ……………………………………… 61
一、 共建共治共享是基层治理创新的本质要求 ……………………… 61
二、 “三治融合” 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64
第二节 基层治理创新的基本模式 ……………………………………… 71
一、 自上而下型创新 …………………………………………………… 71
二、 上下衔接型创新 …………………………………………………… 75
三、 自下而上型创新 …………………………………………………… 79
第三节 基层治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 82
一、 综合性影响因素 …………………………………………………… 83
二、 向上提升的力量 …………………………………………………… 84
三、 向下汲取的力量 …………………………………………………… 86
第四章 基层治理创新的动力机制与主要领域 …………………………… 91
第一节 基层治理创新的动力机制 ……………………………………… 91
一、 根本动力机制 ……………………………………………………… 91
二、 直接动力机制 ……………………………………………………… 92
三、 间接动力机制 ……………………………………………………… 96
四、 主观动力机制 ……………………………………………………… 98
第二节 基层治理创新的两种路径 ……………………………………… 100
一、 “M” 和 “W” 型创新模式………………………………………… 100
目 录 3
二、 “m” 和 “w” 型创新模式 ………………………………………… 101
三、 三重基本属性 ……………………………………………………… 104
第三节 基层治理创新的主要领域 ……………………………………… 107
一、 党委领导: 党建引领发挥总揽全局核心作用 …………………… 107
二、 政府负责: 赋权增能助推社会实现良性发展 …………………… 108
三、 民主协商: 多元协商机制贯彻以人为本原则 …………………… 109
四、 社会协同: 社会广泛参与优化社区治理结构 …………………… 111
五、 公众参与: 三个 “人人” 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 113
六、 法治保障: 法治化轨道保障基层治理规范化 …………………… 113
第五章 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发展趋向 ………………………………… 115
第一节 实验主义创新成为主流 ………………………………………… 115
一、 实验主义创新实践 ………………………………………………… 115
二、 基层治理类实验区建设情况 ……………………………………… 117
三、 实验区建设的内在逻辑及独特优势 ……………………………… 120
第二节 城市治理创新发展方向 ………………………………………… 123
一、 共治类创新: 治理主体多元化 …………………………………… 123
二、 善治类创新: 体制机制成熟化 …………………………………… 125
三、 良治类创新: 公共服务全域化 …………………………………… 127
四、 慧治类创新: 技术工具智慧化 …………………………………… 129
第三节 农村治理创新发展趋向 ………………………………………… 131
一、 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组织力 ……………………………………… 131
二、 坚持产业发展, 激活驱动力 ……………………………………… 132
三、 坚持生态宜居, 提高承载力 ……………………………………… 134
四、 坚持乡风文明, 增强凝聚力 ……………………………………… 135
五、 坚持村民参与, 助推自治力 ……………………………………… 136
六、 坚持科技支撑, 加强支撑力 ……………………………………… 137
4 一统万殊: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治理创新
第六章 基层治理创新的多重挑战与现实困境 …………………………… 139
第一节 创新动力与治理资源的错配及其形式 ………………………… 139
一、 治理资源充足, 创新动力强劲 …………………………………… 139
二、 治理资源不足, 创新动力过强 …………………………………… 141
三、 治理资源充足, 创新动力不足 …………………………………… 142
四、 治理资源不足, 创新动力不足 …………………………………… 143
第二节 基层治理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 144
一、 形式化困境 ………………………………………………………… 144
二、 可持续困境 ………………………………………………………… 147
三、 扩散困境 …………………………………………………………… 150
四、 技术治理形式单一困境 …………………………………………… 156
第七章 基层治理创新的国外经验 ………………………………………… 161
第一节 国外社区治理创新概况 ………………………………………… 161
一、 国外社区治理的主要类型 ………………………………………… 161
二、 国外社区治理的主要特点 ………………………………………… 164
第二节 国外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经验 ………………………………… 165
一、 英国 ………………………………………………………………… 165
二、 美国 ………………………………………………………………… 166
三、 日本 ………………………………………………………………… 168
四、 新加坡 ……………………………………………………………… 169
五、 德国 ………………………………………………………………… 174
六、 北欧五国 …………………………………………………………… 177
第三节 国外社区治理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 182
一、 转变政府角色, 强化服务功能 …………………………………… 182
二、 社会组织协作, 市场力量助力 …………………………………… 183
三、 倡导民主协商, 激发内生动力 …………………………………… 184
四、 强调法治原则, 权力转移下放 …………………………………… 185
五、 科技赋能社区, 文化塑造精神 …………………………………… 185
目 录 5
第八章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治理创新 ……………………………… 187
第一节 一统与万殊: 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的有机结合 ……………… 187
一、 “一极多层” 的多层级治理体系…………………………………… 187
二、 “一核多元” 的多主体治理机制…………………………………… 190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 193
一、 优化顶层设计, 注重基层创新 …………………………………… 194
二、 尊重首创精神, 拓展自治空间 …………………………………… 195
三、 健全评估机制, 完善制度体系 …………………………………… 197
四、 丰富创新形式, 破除技术 “迷思” ……………………………… 199
五、 回应群众关切, 增进民生福祉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