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设计如何通过可变的多重形态的演变以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真实、虚拟、线上、线下等复杂融合环境”。近20年来,动态媒体在各种媒介平台、工业产品和生活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了产业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动态媒体设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吴洁,毕业于同济大学和德国不来梅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先后访问和进修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洪堡大学和美国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主攻的研究和教学方向:计算机图像史、算法美学和数字媒体设计。
序言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溯源与教学体系
01 动态媒体设计可能是什么?
理论溯源与教学体系
02 历史视角:传承与创新
实践历程的四个阶段
教学历程的重要节点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和课后作业
03 创作基础:理论与方法
动态转向和跨学科属性
基本特征和概念术语
设计原则和创作过程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和课后作业
04 教学研究:基础与整合
系统的基本设计
组合渐进式的短小作品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和课后作业
要素研究与基础训练
第二部分 要素研究与基础训练
05 运动观测:记录、转描和模拟
有效记录运动信息
运动信息的描摹转化
运动的模拟与再现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课程作业和作品案例
06 物体研究:隐现、解构和形变
时间维度中的物体
出现与消失
解构与组装
形态变幻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课程作业和作品案例
07 视昕联觉:节奏、对位和转化
节奏与运动
音画属性问的对位关系
基于“声音可视化”的转化模式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课程作业和作品案例
08 时序编排:缩放、重置和并置
时间的本性和艺术加工
时序编排的基本方法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课程作业和作品案例
09 场域转换:运镜、过渡和转切
视角变化与神游
起承转合的艺术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课程作业和作品案例
媒介整合与实验探索
第三部分 媒介整合与实验探究
10 机械之眼:观看与沉浸
人眼和机械眼并存的观看之道
虚拟和增强现实的沉浸感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课程作业和作品案例
11 动态装置:回归与实验
动态媒介与艺术跨界
技术的创造性运用
质朴而敏锐的时空观
本章小结
延伸阅读、课程作业和作品案例
参考文献
关键术语中英文对照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