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薇,吉林白城人。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建党百年来人民性思想的话语演进研究以人民性为视角》《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罪错行为防治研究》等国家或省部级课题5项;曾在《光明日报》 《社会科学战线》等报纸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莫立华,吉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持省级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微文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策略》《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等论文11篇。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解析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价值理念
第三节 人民性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演进奠定理论基础和转化依据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演进特征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及人民性体现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及人民性体现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及人民性体现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及人民性体现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演进的嬗变规律
第一节 从自在到自觉的主体转型
第二节 与民众利益要求相结合的客体需要
第三节 与时代同行的环体创设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演进的发展取向探索
第一节 推进思想理念大众化
第二节 实现价值内化与转化
第三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