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北道,平凉之后,北出萧关,经安定郡治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北绕越六盘山余脉,经由今海原县,在黄河东岸今靖远县渡河,过今景泰县至河西四郡之武威,汇合南道,共赴西域。因出萧关,北道又称萧关道。
胡成重走萧关道,途经西北的山川城镇、原野村店,记录下路途中的见闻与偶遇之人,寻探此路上故人的踪迹。过去和未来交织于一处,古人与今人的命运自成对照。这是一次探访古路的游记,也是一窥历史洪流下普通人命运的入口。
1、继《陇关道》《榆林道》之后,描摹西北历史与现实的又一力作
继走过陇关道、榆林道之后,胡成自西安再向西北出发,途经礼泉、乾县、永寿、彬州、长武、泾川、平凉、固原、隆德、静宁、会宁、安定等地,抵达兰州。写作三载,将跨越历史与现实的见闻定格于六百多页的书稿中,再现鲜为人知的西北图景。
2、在陕甘驿路,探寻细致入微的时代与个体
不仅前人行记,甚至正史典籍,除却当事人与闪现其笔端的王侯将相、僚属亲友,绝少得见普通人的姓名,因为他们无足轻重于宏大壮阔的历史。但在胡成笔下,他们却有轻重于细致入微的时代。
行走陕甘十几载,数次探访驿路古道,胡成探寻古人西北行记的踪迹,记录路途中细致入微的个体。邻家乞花女、六盘绝顶旅店主人、卖饴糖的七岁童、西南村潘姨、石马岭董老汉、瓦亭村张老汉……由古至今,西北的山川城镇、原野村店,驿路上的行人不再只是炭笔勾勒的轮廓,鲜活的面貌一一浮现,让人得以探见大时代下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3、13张路线示意图,38幅黑白照片,诚意呈现陕甘驿路上的真实图景
13张路线示意图,总图串连从西安向兰州的行道,分图细致展现作者行经地点及路线。
38幅黑白照片,收录珍贵历史图片及作者拍摄的鲜活面孔,细节纤缕毕现。
全书图文并茂,立体再现古今交织的陕甘驿路真实图景。
序
罗新
胡成《萧关道》与他之前出版的《陇关道》《榆林道》合起来,可称关陇三部曲。如果真是这么安排的,那么曲终奏雅,怪不得《萧关道》会比前两部厚重得多。《陇关道》写的是自西安向西,经扶风、陇县到天水,再往西经陇西前往兰州的古道。《榆林道》写的是自西安向北,经延安、绥德、米脂到榆林,再转向西南,经靖边、定边、盐池,进入西海固高原的古道。这本《萧关道》则是写自西安向西北,经礼泉、乾县、彬州、泾县(今名泾川)、平凉,进入西海固,翻越六盘山,到达陇山以西的会宁、安定,前往兰州的古道。这三条古道都指向西北的兰州,过了兰州再向西就是河西走廊,走过河西走廊再向西,便是广阔无垠的古老西域。作者立足秦川,凝望陇山,心思飘向更远的西北。
胡成的旅行写作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可以称为西北风,不止写作对象是西北的山川城镇、原野村店,文字也带着苍劲沉着的黄土味。《萧关道》一如既往,比如写长武锅盔,雪夜空口嚼来,腹中有些炉火的温存;写礼泉石马岭的董老汉,风自武将山落下,掠过他的时光,掠过他近旁起身将行的老伴;写六盘山上寂寞无人的古道,道路积雪,忽一行山鸡爪痕自东而来,忽一道马鹿蹄印自西而去;写通渭县的华家岭,有人远走新疆,有人又自新疆归来,谋生而已,何处无妨。正如或走梁峁,或走河川,殊途而同归。纵然有朝一日,华家岭上又复无有人烟,还是无妨,人烟总在他处。
穿越关中,跨过陇山,胡成并不是一个人,甚至他也不是走在一个时间平面上。他的旅行总有前人做伴。这些走过同样路线的前人来自不同时代,胡成把他们邀请到自己的旅行中,让他们各自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而让萧关道之行变得凝重丰富,赋予它不同寻常的时间深度。这些人既包括著名的祁韵士、林则徐、叶昌炽和张恨水,也包括不那么有名的董醇、陶保廉、裴景福、温世霖、谢彬等,他们走过同样的路,见过同样的山川,而且也都或详细、或粗略地记下了自己的见闻感想。胡成以近乎学究的认真劲儿引据他们的记录,从而使自己的旅行变得厚重又热闹。
关于秦川大地,关于陇山东西,《萧关道》已是必不可少。
胡成,自由撰稿人,摄影师。著有《陇关道》《榆林道》《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等多部作品。
西安府
骊山 007
西安府 015
醴泉县
醴泉县 033
建陵镇 044
乾州
西南村 061
乾州 076
永寿县
监军镇 091
永寿县 099
邠州
邠州 115
花果山 133
大佛寺 153
亭口镇 162
长武县
昭仁寺 173
长武县 186
泾州
窑店镇 197
凤翔路口 209
泾州 221
回中山 235
平凉府
白水驿 257
平凉府 268
固原州
三关口 293
瓦亭驿 324
和尚铺 344
六盘山 357
隆德县
隆德县 375
静宁州
静宁州 391
祁家大山 404
会宁县
青家驿 419
翟家所 451
会宁县 469
安定县
西巩驿 491
青岚山 504
华家岭 529
安定县 547
秤钩驿 565
注释 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