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中国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第十军临危受命,坚守当时的中南重镇衡阳,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孤军守城四十七天。作者通过日记体的形式,带领读者重返历史现场,全景式重现这四十七天中所发生的事,同时运用守军、敌军、援军三线叙事,将战争的惨烈与人性的矛盾挣扎体现得淋漓尽致,又通过抽丝剥茧,将此战与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出来,在命运与历史的洪流裹挟之下,个体与群体能否力挽狂澜?
从中日两军战史及战争亲历者回忆录中还原衡阳保卫战全过程,首创以日记体形式叙述四十七天战争全貌,带领读者回溯历史,解读战争。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从1944年的6月23日到8月8日,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在这座中南重镇里抵挡住了日军一次次的进攻,守城四十七天,打破了日军7天之内打通湘桂线直抵滇缅的作战计划。
1.尊重历史,还原战争。作者历时五年创作而成,增删数次,从数百万字的战史及战争亲历者回忆录中尽力还原真实的衡阳保卫战。
2.三线叙事,群像描写。作者通过守军、敌军、援军三条故事线来讲述这场战争,带领读者重返历史现场,从不同视角呈现战争全貌。同时运用群像描写展现了一幅战乱时期的众生相。
3.日记体形式叙事,抽丝剥茧解读战争。作者独创以日记体的形式来描写长达四十七天的衡阳保卫战,并从大国博弈、党派斗争等多方面解读这场被视为传奇的战争的真实情况。
以怀念温暖着怀念
History became legend, legend became myth。这是《指环王》里的一句话,意思是,任何一段历史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变为传奇,进而幻化成神话。衡阳保卫战,大概就是这样一段历史。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中,国军在对抗日军时通常需要四比一或五比一的兵力,但衡阳一役,装备低劣的守军面对六倍于己的日军,坚守孤城四十七天,造成日军重大伤亡,最终打出了惊人的一比三的战损比。因此,衡阳保卫战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极为经典的一次战役,就连对手日军,也自认这是其在二战中牺牲最惨重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其惨烈程度,仅日俄战争中的旅顺战役可堪一比。
然而,由于过去正史对此战着墨不多,野史又众说纷纭,这段历史今天正有逐渐演变为传奇甚至神话的趋势,如上级叫他死守七天,他却错听成四十七天,结果打出军事史上的奇迹之类以讹传讹的话在网络上很多。这些近似传奇甚至几近于神话的演绎,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老兵们的逐渐凋零,今后还可能越来越多。
我最早接触到衡阳保卫战,是通过琼瑶的《我的故事》。琼瑶用她独特的笔触叙述了六岁时从衡阳到四川一路颠沛流离的逃难过程,让同为衡阳人的我备感亲切,也颇为震撼。琼瑶的故乡和我幼年所居的乡村同枕一湾蒸水,相隔不过数十里,幼时我曾经不止一次爬到湘中的丘陵上,对着远处起伏的山峦遐想,今天才知道,山那边就有真正的琼瑶,有真正的衡阳。后来,又陆续读到葛先才、蒋鸿熙、蔡汝霖、白天霖等人的战争回忆录,每每看到那些熟悉的地名,常有血脉偾张、荡气回肠的感觉。这片沉默而质朴的大地啊,曾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焦点,曾经是四十七天血与火的炼狱,曾经是十万人生与死的修罗场。然而,战争结束不过数十年,却已经不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任何一丝痕迹,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城,曾因一场战役而震惊中外。
这场战争如果不被世人了解,岂不可惜!而让人了解战争的最好方式,我认为就是像写日记一样,把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一一还原,让读者陪伴守军重返历史现场,共同经历那血与火的四十七天。
但这无疑是一件极为庞杂且困难的事。此役发生在 1944 年,按照第10军战士当时平均年龄 22岁计,那些年轻的战士今天都已成为百岁老人,随着他们的慢慢逝去,这场战争终将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很多事件或缺乏史料记载,或记载不详,而战争幸存者的回忆录又存在大量谬误和互相冲突之处,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往往因时间久远而变得众说纷纭,即便是同一天发生的同一场战斗,可能五个人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就连这场战争的一线指挥官葛先才将军也说,在战况瞬息
万变的情况下,即便我这战场指挥官,当时也不大清楚营、连是如何打的。所以,我花了几年时间来研究这段历史,阅读了数百万字的相关史料,这中间主要参考了《湖南四大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衡阳抗战铸名城》《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国民党将领葛先才将军抗战回忆录》《1944 衡阳会战亲历记》《攻城血路 : 衡阳会战中的日军 133 联队》等战史及回忆录;此外,《战时中国》《史迪威日记》《中国抗日战争史》《抗战中的南岳》及《衡州府志》《衡阳县志》《清泉县志》等地方史志也对我了解当时历史及核对资料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还有诸多研究文章也使我受益匪浅,在此一并感谢,恕不一一列明。
在这些作品中,内容最丰富、资料最全面的,当属衡阳市政协编撰的《衡阳抗战铸名城》,这本书堪称衡阳保卫战历史资料之集大成者,把关系此役的中日两军战史及战争亲历者回忆录几乎尽收其中,尤值一提的是,日方战史及回忆录相对更细腻,对于印证诸多史实和细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但要说这些作品中感人至深者,或者令我受益最大者,当属诸位战争亲历者所写的回忆录,其中尤以预 10 师师长葛先才所著《长沙·常德·衡阳血战亲历记:国民党将领葛先才将军抗战回忆录》一书为最佳。自称大老粗的葛先才师长,实际上是一位为文的高手,他把一部战争回忆录写得比小说还精彩,我想这一方面得益于他擅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简单的战史铺陈中常带有充沛的情感,又不乏深切的感悟;另一方面,应归功于他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深刻地诠释了史以信为美这个朴素的真理。的确,任何小说,无论其构思如何巧妙,如何一波三折,峰回路转,总不如真实的历史来得又突兀,又自然。
历史是很多人书写的,而署名者只有一个,作为这个有幸署名的人,我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为了尽量贴近真相,我用了大量时间在中日两军战史和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中反复比较,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努力还原那些早已淹没在历史烟尘里的细节,甚至坚持同一历史事件唯有得到三人以上印证方能列入,不厌其烦乃至近于偏执地追求所谓历史真相。但我要声明,这本书并不是严格的历史纪实作品,也不是一般的文学小说。如果一定要归类的话,大概可勉强称之为历史小说。只不过,和大部分历史小说不同的是,这本书更偏重于史实,在历史的实和创作的虚中,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读者在书中不难发现诸多战争亲历者的痕迹,甚至会看到一些更似历史而不太文学的手法。比如,除了方先觉、孙鸣玉等主要人物之外,书里还出现了很多只露过一两次面,可以说稍纵即逝、难觅始终甚至无足轻重的人,他们只是宏大叙事中的小人物,但他们真实存在过、奋斗过、牺牲过。他们书写了历史,他们应当被我们看见,这正是我不厌其烦地将他们一一列明的原因所在,相信也是刘和平老师当初动心起念要来讲述衡阳保卫战的初心所在就算是为在衡阳城里牺牲的将士做一次道场。这样的诚意,我想读者大概是能够感受到的。
在新历史主义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史学也是文学。而人的记忆常常像迷途的蝴蝶,会在光阴扑朔中飞到不可思议的历史框架之外。关于这场战役,有太多令人着迷的明丽和幽暗之处,发人深省,但我们穷尽所能,可能仍然无法真正做到发现哪怕只是看见历史,最多不过是尝试解码历史而已。我所能做的,无非是把自己沉浸到时代之中,投射到人物身上,让自己跟着人物走,在那一年衡阳的炎夏中,和他们一起呼吸,行走,作战,悲号,以感同身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冷眼旁观他们的生离死别,以窥视群体命运的无常和个体选择的无奈,从而更好地讲述这场战争。我承认,这样的写作对我而言其实是一次心灵之旅,重新梳理历史的过程,正是我走近战争、走近时代、走近祖辈的过程。
书稿将成时,获悉我喜爱的剧作家、同为衡阳人的刘和平老师正在筹拍一部同类题材的电影。我一度犹豫要不要将书名去掉副标题,改为《四十七天》,以避瓜田李下之嫌。但读过完整书稿的朋友们都认为,这两部作品在形式、体例、内容、风格上是完全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援军明天到达这句话本就源自衡阳保卫战期间蒋介石发给城中守军的多封电文,与本书主体部分四十七天有着隐喻式关联,两者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因为有承诺援军明天到达的希望,守军才苦守了四十七天,而援军最终未能到达,才造成了城破军灭的结局。个中苦楚,似乎四百多年前明朝李开先所写的《夜奔》早已一语成谶: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如果没有援军明天到达作为注解,四十七天就少了一份悲情的意义,而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可能更加会不知所云。我思忖再三,发现确实没有比它更能妥帖诠释四十七天的文字了,于是,这个书名还是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这部作品创作于疫情期间。疫情的反复封控让我有了专门的时间来阅读和写作,不过,大疫三年,变故很多。我的姐姐,她的才华十倍于我,一辈子总是在为他人着想,我从来没有见过第二个像她那样的人。可是造化弄人,去年冬天她竟逝于疫情之末。这让我几乎中断了这次创作,直到后来,看到刘和平老师在一次采访里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就像是小时候砍柴,柴已经砍下来了,再苦再难,柴总是要背回来的。所以,这本书最终还是面世了。
谨以此书纪念我的姐姐刘萍,也感谢一直给予我支持的家人与朋友,以及深圳出版社优秀的编辑们,没有她们的帮助,这本书很难如期面世。
是为记。
刘晓
2023 年 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