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写作的心得与案例分享,全书共五章、二十二节,采用“观点+例文”的形式从捕捉选题、拟定标题、收集素材、构思框架和文字表述五个方面阐述了教学论文写作的“五步曲”。第一章从休闲阅读、校本研训、教学实践、紧跟热点、常态听课、精品课例六个维度阐述如何捕捉选题,第二章全面介绍了拟定标题的原则、方法、形式和细节,第三章提供了从根植实践、梳理成果、引经据典、学习借鉴四个方面来收集素材的路径,第四章提出了“起、承、转、合”构思框架的四字诀,第五章指出文字表述应该力求做到准确表达、整体把握、彰显???????紊
198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那年我初中毕业,面临三个选择:报考师范学校,报考上杭一中,抑或替父员。年少的我,其实是更入一中学因为当年我的志向是考上本科到大城市去读大学,而不是到山城龙岩读中师。虽然父亲的挚友李葆权伯父也力劝我报考一中,但生活的窘困及当时的舆论导向,父亲终还是决定让我报考龙岩师范学校,希望我能尽早“剥谷壳”“脱草鞋”,成为一个“铁饭碗”的国家干部。正是这一选择,让我此生与小学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考成绩出来,让我亦喜亦悲。喜的是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连当时大家都觉得难的英语分100分我考了98分;悲的是事与愿违,我与上杭一中失之交臂。以至多年以后,我的英语老师黎鹏还在为我未能上高中、读大学一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而惋惜。
踏入龙岩师范学校大门,得益于班主任黄莉敏老师的赏识,我担任83级四班的学。老师殷殷的关怀温暖着我,从此,我一心扑在学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荣誉。
1987年,是难忘的一年。
那年是我的毕业季,我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留在市府所在地—龙岩,一展自己献身教育的宏愿;或是接受分配回家乡一太拔,从事基层的乡村教育。我是想留在龙岩的,庚父李荣诚和庚母谢招禧想尽一切办法让我留在他们身边。然而后,因为定向生必须回户籍属地工作的政策,所以再次事与愿违,我未能留在龙岩。收拾好一箧行囊和一丝失落的心情,我回到家乡太拔中心小学任教。
1990年,又是难忘的一年。
那年我得了一个大胖小子,并日顺利地被调往上杭县实验小学任教。应该说,这次终于得偿所原,也是我教育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所全县小学的高学府里我如角得水 勤奋努力,长期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获、同事的认可、得到家长、社会的赞誉:所带班集体先后获得学校、县级文明班级、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学校、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所教学生中先后涌现出“英语流利说”的林晖、东南小歌王廖芙梦、龙岩市高考理科状元梁凌峰等一批优秀学生。
00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
那一年,我的教育文章处女作《“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云南教育》(00年第5期)发表。文章的发表让我倍感欣喜,给了我接续写作的力量。从此,我开始自觉利用零碎的业余时间,大量阅读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书籍和报纸杂志,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转化成了一篇篇文章。截至21年底,我在家CN教育刊物发表文章共62篇。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有将自己一些好的教学验的教学案例提炼成教学论文的冲动和想法,却苦于不知从何入手,觉得困惑和彷徨。于是,有人向我提议:“你有丰富的写作验,为何不将自己对教育写作的验做系统阐述,并整理成一本书,用以帮助、指导其他教师呢?”同事的建议给我以启迪。如果把自己二十余年的写作验提炼成文,出版成书,不就可以抛砖引玉,给更多的教师提供一个借鉴,让更多的教师在对教育写作有更系统、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爱上写作吗?同时,这样不也能让新的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在更大范围得到辐射、传播和推广吗?
于是,教学的闲暇,我对自己以往的教育写作行认真梳理、提炼,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如行教育写作”为主线,把平时散落的“珍珠”一颗颗串联起来,完成了《笔尖下的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写作行与思》的文稿。我想,如果我的写作验、研究成果对广大一线教师能有所启发,哪怕只是脑海中一缕灵光的轻闪,或心弦上一声和弦的微鸣,就足以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做的正是这样一件富有乐趣且幸福的事,愿以此句与诸君共勉!
钟世文
22年2月于上杭
钟世文
高级教师,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福建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名师,曾主持省级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施策略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在《福建教育》《新教师》《教学月刊》等多种CN教育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问题驱动: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在“想不到”中演绎课堂别样精彩》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苏明强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所长,兼任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教学校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审议组专家,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审查组专家,基础教育优秀教材评审专家,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学科组评审专家,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1项、2项。
章捕捉文章的选题
第1节休闲阅读,触发灵感
第2节 校本研训,深耕细作
第3节教学实践,源头活水
第4节 跟踪热点,踩准节奏
第5节 常态听课,彰显智慧
第6节精品课例,绘就华章
第二章拟定文章的标题
第1节坚守底线,把握原则
第2节 因题而异,掌握方法
第3节 依据句式,选择形式
第4节 见微知著,关注细节
第三章搜集文章的素材
第1节根植实践,获取素材
第2节梳理成果,提炼素材
第3节引据典,充实素材
第4节 学,创新素材
第四章构思文章的框架
第1节讲究起法,找准起点
第2节把握线索,串联内容
第3节由直转曲,纵横
第4节统归大海,不离其宗
第五章优化文章的表达
第1节严谨,简明扼要
第2节 整体把握,力求完整
第3节彰显具体,言之有物
第4节讲究文采,赏心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章捕捉文章的选题
首先,我想和大家的话题是如何捕捉文章的选题。这个话题,主要是在和其他教师的交谈中产生的。在交流中我得知,很多教师都很想动笔写一些东西,但是却不知从何入手,感到困惑、彷徨。
我不断思考:怎么才能让教师们走出困惑,远离彷徨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写作历谈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示。
在交流具体做法之前,让我们先梳理与“研究”有关的一些话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这里,“研究”和“幸福”两个关键词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是否可
以这样解读:从事研究的教师是幸福的,从事研究的教师是快乐的,从事研究的教师是美丽的,从事研究的教师是充满活力的,从事研究的教师是朝气蓬勃的……
可是,我们的一线教师大都觉得研究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甚至认为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与自己毫不相干,小学教学没有什么好研究。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回想:我们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是否都要思考一节课要怎么上?课堂问题该怎么设计?学生为什么会做错题?……所有这些,我们每一天都在应对着、思考着,每天都“需要”研究,但并非每一位教师每天都“在”研究。试想,如果每一位教师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的,那么其工作性质无疑是单调乏味、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甚至是压抑生命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变成研究,并且付诸行动,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的教学研究,这样就必定能让工作少一点重复的无聊、繁忙的压抑,而多一点教学的灵气和生活的情趣。
在现实教学中可看到,教师的研究者身份已越发显现。首先,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具有创造性。其次,随着课改的纵深,逼使教行教学实践研究。那么,作为教师应该从何处入行教学研究呢?当然是课堂,因为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我期待广大一线教师研究角色。一旦有了研究角色的认同,那么,处处是研究之地,时时是研究之时,人人都是研究者。这样,教育写作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记得,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也就是说,研究课堂教学时要及行自我反思,坚持每天写点教学后记,这也就涉及教育写作。教育写作的步是确定选题,好的选题的一半。在写作之前,一定要先对自己的选行价值分析和判断。否则,就可能导致花费了大量精力,但写出的文章发表价值不大,投出去常常石沉大海。教育写作的价值可以分为教学价值和发表价值。教学价值主要是教师对实践结,只要“管用”“有效”就行;发表价值主要是指教师所表达的、探及的理论或认识的深度,不仅要“管用”“有效”,还要求“新颖”“”。
那么,如何捕捉具有发表价值的文章的选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