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构建的认知研究(A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Word Meaning Constructi
定 价:49 元
- 作者:邬菊艳著
- 出版时间:2023/9/1
- ISBN:9787567242654
- 出 版 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H13
- 页码:18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词义构建的认知研究》基于语义、概念和意义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梳理了词义构建研究理论的发展脉络,提出词义实则牵涉语言、概念和使用三个层面,词义构建的过程是词汇语义、词汇概念、词汇意义三者在不同层面历经语言与情境模拟融合的交互作用过程。
基于此,《词义构建的认知研究》构筑出词义构建三角模型,深入阐释了词义构建的规律性特征。
对词义问题的好奇与思索是我多年来一直的痴迷,但感性的痴迷与理性的研究两者之间的鸿沟并不容易跨越。经过这些年来的苦苦追寻,我在词义问题研究方面终于有些创新和突破,特撰写本书为学界抛砖引玉。本书侧重研究的主题是词汇语义学领域中的词义构建,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一)词义究竟是什么?是被语言社团所广泛接受、基本稳定的词典释义?还是使用中变动不居、纷繁芜杂的语境意义?(二)我们何以凭借相对稳定的词典释义就能构建出复杂多变的语境意义?(三)语境意义看似变幻莫测,但是否依然有章可循?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外文献众多,但泛泛而谈者居多,后出而转精者鲜少。因此,上述问题在词汇语义学界一直悬而未决。
对于语义、概念和意义这三个术语,学界常常混淆并随意使用。本书基于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首先厘清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以这三者为主线,综述前人对词义研究的理论发展,归纳出三种视角:(一)结构主义语义学主要基于语义视角;(二)生成语义学主要聚焦于语义与概念双层视角;(三)传统认知语义学主要侧重概念与意义的关系视角。本书认为,对于词义的描写方式不应遵循一个孤立的点或两点成一直线的简单连接,而应该是语义、概念和意义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在此基础上,本书分别探究了词义构建的主体、过程及规律性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发现:
(一)词义牵涉三个层面,而这三个层面正是词义构建的三大主体。具体而言,在语言层面,词义表现为稳定的词汇语义;在概念层面,词义表现为图式性的词汇概念;在使用层面,词义表现为多变的词汇意义。词汇语义是语言范畴中的一个实体,是词语所表达的明晰而稳定的语义知识;词汇概念属于概念范畴,是与词语相联系的概念内容或概念结构;词汇意义是使用范畴中的一个事件,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在线心理模拟和动态构建过程。
(二)词义构建的过程是词汇语义、词汇概念、词汇意义三者在不同层面历经语言与情境模拟融合的交互作用过程。实际语言理解中,语言层面的词汇语义,通过语义确认、语义关联和语义组合等机制进行词汇理解的浅层加工,同时,词汇语义对概念层面的深层加工又起着导引和指示作用;在概念层面,主体通过对相关词语的概念内容以及该词语现处语境所激活的情境进行心理模拟,经多次语言与情境模拟加工的融合交互作用,最终完成特定语境中的词汇意义构建。基于此,本书构筑出一个词义构建三角模型。
(三)词义共振原理是推动词语互为语境的意义运作机制,在此机制的推动下,名词的意义构建展现出自转型特征。其自转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名词语义具有自足性和独立性,犹如一个相对稳定有形的天体;二是语境中的名词通过凸显自己特定的义面,以达到与周边语言成分的语义相和谐,而在特定义面的导引和指示下,经由词汇概念获得适切于语境的意义构建。因此,名词意义构建的语境多变性,犹如一个相对独立的天体在银河系中做自转运动。
(四)在词义共振机制的推动下,动词和形容词的意义构建展现出公转型特征。其公转也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动词和形容词自身语义通常定义缺省或标示不足,需要名词对其进行渗透或充实,因此,动词和形容词语义对名词具有依赖性:二是语境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的语义或意义构建通过围绕名词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适应名词语义或与名词语义相和谐。因此,动词和形容词意义构建的语境多变性,犹如卫星围绕行星或行星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邬菊艳,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先后在宁波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访问学者,任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科技翻译)系副主任。学术兴趣为词汇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对比。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上海翻译》《外语教学》《外语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浙江省规划课题,并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省级重点规划课题等。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术语界定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意义
1.5 总体框架
第2章 词义研究概观
2.1 词义研究回顾
2.1.1 语义视角
2.1.2 语义与概念视角
2.1.3 概念与意义视角
2.2 词义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词义构建的认知理论基础
3.1 具身认知
3.2 百科知识意义观
3.3 意义构建观
3.4 基于使用的假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词义构建主体——词汇语义、词汇概念、词汇意义
4.1 语义、概念、意义
4.1.1 语义与概念
4.1.2 意义的静态观与构建观
4.1.3 概念与意义的百科知识性
4.2 词汇语义、词汇概念、词汇意义
4.2.1 词汇语义与词汇意义
4.2.2 词汇概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词义构建过程——三角模型
5.1 词义构建与心理学研究
5.2 语言与情境模拟理论的发展
5.2.1 感知符号系统理论
5.2.2 语言与情境模拟理论
5.3 词义构建
5.3.1 语言层面的词汇语义加工
5.3.2 概念层面的情境模拟加工
5.3.3 词义构建三角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名词词义构建特征——自转型
6.1 词义共振原理
6.2 名词与动词和形容词两分
6.3 名词的自转型意义构建
6.3.1 语义自足
6.3.2 义面轮转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动词和形容词词义构建特征——公转型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书主要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