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数千年来中医药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普救含灵、惠泽群生,古代、近代、当代医家读书临证、溯本求源、上下求索、融会新知、学以致用,留下了宝贵的理、法、方、药的诊疗经验。古人云: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医者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可依古训而不落窠臼,传经验之方以融会贯通,临证中方能见微知著、取之不竭。一名真正的中医医师必须熟谙经典、勤于临证,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临证思辨,熟四诊合参、明病性病位、辨病因病机、定治则治法、知组方用药。
《国医名师脾胃病诊治绝技》,遴选诸多中医名家关于脾胃病及其兼变病证的临床诊治验案,中西互参。论病证,明辨治;选医案,示实例;列验方,知组方用药。然后,引经据典加按语以明晰诊疗思路。通观全书,贵在从临床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来,折衷诸家、举纲提要、井然有序,致辨治之要蕴于其中矣。所载验方均有详尽的配伍剂量,且参以临证经验。实用、管用、好用,既可供读者学习中医理法方药,亦可从中医名家对脾胃病的辨证论治中学习常见病、难治病的诊疗思路与方法。因此,《国医名师脾胃病诊治绝技》堪称中医药求知者和中医师,特别是基层中医工作者的临床参考书。
主编简介
冯淬灵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学专家学术继承人,入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计划,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首届北京市东城区名中医、东城区中医传承指导老师。19932016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工作,2016年9月调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中医科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家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兼慢阻肺学组副组长、中国民族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肺康复学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以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科普书籍3部。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陈斌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科技成果奖评审专家。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专业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肝病的临床与研究,尤其在重型肝炎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肝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肝病联盟湖南省联盟常务理事。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承担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参与中药新药研制1个,负责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项目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外观专利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及进步奖各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周赛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术继承人。从事脾胃(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临床工作十余年,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线,深入研究《伤寒论》等中医经典,擅长以经方辨治消化系统疾病。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委会GERD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理事。
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及厅局级课题10余项,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8年带领科室团队获得全国中医住培教学查房竞赛二等奖。以作者在国家、省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15篇,参编医学著作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