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用了大量笔墨描写苏州一带的饮食文化,同时将人物主角设定为一个喜欢吃、懂得吃、理解吃的美食家,通过对革命干部高小庭和美食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人生浮沉的讲述与对比,从个体的角度呈现二十世纪中叶至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同时通过几十年中人们对吃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美食家》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生活美学先行者江南文化代言人《美食家》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有影响力小说
中国小说 100强(1978一2022)是资深出版人张明先生和腾讯读书知名记者张英先生共同策划发起的一套大型文学丛书。他们邀请我和宗仁发谢有顺、顾建平、文欢一起组成编委会,并特邀徐晨亮参与,经过认真研讨和多轮投票最终评定了 100 人的入选小说家目录。由于编委们大多都是长期在中国文学现场与中国文学一路同行的一线编辑、出版家、评论家和文学记者,可以说都是最专业的文学读者,因此,本套书对专业性的迫求是理所当然的,编委们的个人趣味、审美爱好虽有不同,但对作家和文学本身的尊重.对小说艺术的尊重、对文学史和阅读史的尊重,决定了丛书编选的原则、方向和基本逻辑。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1978 年以后开启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不仅涌现了一批至今享誉世界的优秀作家,而且创造了许多脍卖人口的文学经典,并某种程度上改写了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版图。而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经典家族中,小说和小说家无疑是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部分。中国小说 100 强(1978一2022)就是试图将这个时期的具有经典性的小说家和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完整、系统地筛选和呈现出来,并以此构成对新时期文学史的某种回顾与重读、观察与评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是对 1978一2022 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历程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整体性回顾与检阅,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重要成果,从特定的角度集中展示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需要说明的是,与 1978一2022 年新时期文学繁荣兴盛的局面相比,100 位作家和 100本书还远远不能涵盖中国当代小说的全貌,很多堪称经典的小说也许因为各种原因并未能进入。莫言、苏童、余华等作家本来都在编委投票评定的名单里,但因为他们已与某些出版社签下了专有出版合同,不允许其他出版社另出小说集,因而只能因不可抗原因而制爱,遗珠之憾实难避免,而且文学的审美本身也是多元的,我们的判断、评价、选择也许与有些读者的认知和判断是冲突的,但我们绝无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别人的意思。我们呈现的只是我们观察中国这个时期当代小说的一个角度、一种标准,我们坚持文学性、学术性、专业性民间性,注重作家个体的生活体验、叙事能力和艺术功力,我们突破代际局限,老、中、青小说家都平等对待,王蒙、冯骥才、梁晓声、铁凝、阿来等名家名作蔚为大观,徐则臣、阿乙、七舟、鲁敏、林森等新人新作也是目不暇接,我们特别关注文学的新生力量,尤其是近 10 年作品多次获国家大奖市场人气爆棚的新生代小说家,我们禀持包容、开放、多元的审美立场,无论是专注用现实题材传达个人迥异驳杂人生经验、用心用情书写和表现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执着于艺术探索和个体风格的实验性作家,在从书里都是一视同仁。我们坚信我们是忠实于自己的艺术理想、艺术原则和艺术良心的,但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角度和标准是唯一的,我们期待并尊重各种各样的观察角度和文学判断。
当然,编选和出版中国小说 100 强(1978-2022)这套大型丛书,除了上述对文学史、小说史成就的整体呈现这一追求之外,我们还有更深远更宏大的学术目标,那就是全力推进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历程和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建设。
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194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同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国作协副 、江苏省作协 等职。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发表《小巷深处》一举成名。著有《美食家》《享福》《小巷深处》《小贩世家》等中短篇小说,文论集《小说门外谈》以及大量的散文。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
毕业了_ 1
井__48
小巷深处__112
小贩世家__216
献身__231
围墙__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