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编写梳理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总结发展中存在的经验,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望地热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集中展现了中国地热发展的重要领域及重点事件,向社会及世界展现了中国降碳减排、维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的决心和能力。
本书由国家地热能中心组编,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研究所研究员王贵玲、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湲、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李宁波、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田廷山、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总工程师胡先才、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刘久荣、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学院院长许天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中和等专家、新星公司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馆、南京天加热能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编委会。
第一章 地热资源与地热能概述001
11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002
111 浅层地热能分布002
112 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004
113 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007
12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 016
121 浅层地热能分布 017
122 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 019
123 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 025
13 地热能应用场景 027
131 温泉洗浴康养 027
132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 032
133 中深层地热能供暖 041
134 其他地热能直接利用 051
135 地热发电 059
第二章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史 083
21 历史悠久的温泉利用史 085
211 古代温泉利用 085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者的科学探索 094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20 世纪末的发展 098
221 地热事业的发展起步 099
222 地热发电的发展历程 113
223 中深层地热直接利用的发展历程 148
224 浅层地热能利用的发展历程 161
第三章 21 世纪中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 177
31 温泉洗浴康养 178
311 结合地区发展建设,形成色品牌 179
312 发掘可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181
313 发挥理疗价值,向多元化利用转化 184
32 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 185
321 浅层地热能发展现状 185
322 浅层地热能开发市场环境现状 194
33 中深层地热能供暖 201
331 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发展现状 202
332 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技术 203
333 河北省雄县人才家园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 209
34 其他地热能直接利用 215
341 山东商河花卉养殖现代农业科技地热供热示范
项目 215
342 山西省太原市地热水辅助锅炉给水项目 223
35 干热岩开发前瞻研究 229
351 干热岩地热资源概况 229
352 干热岩开发发展历程 231
353 干热岩开发前瞻技术与挑战 233
36 地热发电技术与展望 242
361 我国 21 世纪地热发电情况 243
362 技术突破 247
363 不同发电系统应用情况 255
364 典型案例 265
37 装备制造 272
371 直接利用装备 272
372 发电装备 293
第四章 新时代新征程地热能的未来 309
41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新时代 310
411 地热能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310
412 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政策 316
413 地热产业发展模式布局 322
414 地热企业典型 324
415 地热国际合作 333
416 地热科学普及 339
42 地热能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 345
421 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研发需求 345
422 地热产业发展技术瓶颈仍未突破 347
423 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发展方向 349
42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大 353
425 地热产业市场化推动有待加强 355
426 地热产业发展关键环节 358
43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新征程 366
431 产业发展布局更加精准 368
432 科技创新驱动更加强劲 377
433 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更加深入 379
434 财政扶持力度更加显著 381
435 积极社会效益更加突出 382
参考文献 385
附 录 405
附录 1 地热能常用术语 406
1 地热能及主要类型术语 406
2 地热现象术语 407
3 地热地质要素术语 408
4 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与资源评价术语 411
5 地热资源利用术语 413
附录 2 中国名温泉开发史统计简表 416
附录 3 中国温泉之乡(城、都)命名地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