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之一。胡皆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光谱波谱与结构化学家,其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充满了传奇色彩。本书在经多方资料考证基础上,拟依时间顺序,记述了胡皆汉的求学过程、从政情况,以及到研究单位后的详细研究历程。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现当代光谱波谱与结构化学学科发展的历程;揭示了科学人才成长的一些规律。胡皆汉先生学术成长经历主要为三大方面:一是怎样会从一个毫无科技氛围的山乡少年而成长为一个有兴趣、致力于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和前沿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二是一个科学基础知识很低(大学读不到两年),从政 8年,之后又长期遭受挫折,处于艰苦情况的人,如何刻苦学习与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三是在科学研究中,单位与领导要他做的只是服务性的分析工作,他在圆满地完成这些服务性的各种分析工作后,却在完成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与引申下,从中寻求与拓展至规律性、理论性、学科性、创新性的研究。
姜文洲,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职员,现长期居住于国外。从事相关工作多年,发表过多篇论文和著作。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韩启德
总序二 白春礼
总序三 周 济
导 言 1
章 清贫的少年时代 5
出生于穷乡僻壤的山村 5
寒门贫家 8
第二章 少年求学 12
获得《分韵》字典的小学生 12
入读专修班和先修班 17
泗水初级中学 18
初露锋芒的嗜思者 20
数、理竞赛冠军 22
不合时宜的倔强性格 22
考取省立罗定中学 24
发表在高中校刊上的两篇文章 26
第三章 肄业广西大学 31
入读国立南宁师范学院 31
秘密加入中共地下党 34
放下书包,奔向工业建设 37
发表在香港《新学生》杂志上的处女作 39
第四章 八年国家机关行政工作 41
东北工业部新来的年轻人 41
两次晋升 47
国家计划委员会的首批工作人员 49
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 50
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主要工作 53
半年的铁窗生活 54
喜结良缘 54
入职国家经济委员会 55
身在政屋望科楼 57
第五章 终于跨入科研的大门 59
初到石油研究所 59
下放劳动一年 62
为大学生讲授普通物理课 64
为量子化学班讲课 67
如愿以偿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68
发表在《物理学报》上的两篇论文 71
两项协作性的研究 73
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 74
第六章 村居未敢忘读书 76
两次被抄家,两次被关押 76
走五七道路,全家下放农村 78
第七章 初步获得了较稳定的科研工作 80
为大连市轻化工研究所做红外光谱分析服务 80
一家人的团聚 83
首次接受所外任务:剖析法国助剂 84
氮肥增效剂的化学结构分析 86
被审稿者否定的论文稿 89
率先引进高压液相色谱仪与核磁共振仪 91
一项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气相色谱新公式的提出 92
对核磁共振ABC 三自旋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归属方法 95
探索性研究经验谈 97
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 周年的报告 100
出席科技大会 101
难以忘怀的六年时光 102
第八章 重返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05
艰难的归来 105
次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 107
开展化学核磁共振研究 110
对分子光谱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与开发 112
核磁共振学领域的一些基础性工作 117
催化剂红外吸附态的研究 119
获奖与晋升 122
解决石油七厂生产降凝剂质量问题 125
柞蚕丝生色机理与柞蚕丝结构的研究 127
一种中草药抗炎新分子化学结构的确定 129
抗癌新药的研究 130
抗癌药物的后续研究 133
人发自由基与人生长年龄和重大疾病间关系的探索 135
次跨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 136
第九章 花甲岁月后的研究 139
艰难的日子又开始了 139
发现金属酶一种新的相互作用 143
金属酶新的相互作用的后续研究 147
学术兼职当正业 149
第十章 年过古稀仍发愤 151
退休 151
师生情 154
继续参与原来所做课题的一些研究 156
担任海洋生物研究组顾问 158
氨基酸化学结构与遗传物质RNA 中碱基三字码的关系 160
与辽宁师范大学的合作 161
大连大学的客座教授 163
著书立说 164
第十一章 科技之家 167
结 语 171
附录一 胡皆汉年表 175
附录二 胡皆汉主要论著目录 190
参考文献 194
后 记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