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中国博物馆事业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发展之路。
当前,中国博物馆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每天发生在博物馆行业内许许多多的事,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足迹斑斑,犹如散落在前进道路上的簇簇星火,昭然可见。把这些“足迹”收集并且有序地编排起来,一方面可以给关心和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追忆往事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这项事业的后来之人提供借鉴,以便于他们今后的路走得更好、更稳。年鉴作为一种资料性工具书,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上一年度的发展状况,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作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年鉴·20lO》是中国博物馆界的第一本年鉴,以科学的体例、丰富的内容、准确的表述,真实记录了2009年中国博物馆事业成长变化的轨迹,客观反映了2009年中国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博物馆年鉴·2010》在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召开前夕顺利出版,这是中国博物馆协会献给国际博协上海大会的又一份厚礼。
《中国博物馆年鉴》作为记录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记录历史、汇总信息的重要作用必将逐渐得以显现。衷心期盼中国博物馆协会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将《中国博物馆年鉴》的编纂持续进行下去,更细心、更精心地做好编辑工作,力争把《中国博物馆年鉴》办成全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年鉴精品,为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中国博物馆事业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发展之路。
当前,中国博物馆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每天发生在博物馆行业内许许多多的事,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足迹斑斑,犹如散落在前进道路上的簇簇星火,昭然可见。把这些“足迹”收集并且有序地编排起来,一方面可以给关心和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追忆往事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这项事业的后来之人提供借鉴,以便于他们今后的路走得更好、更稳。年鉴作为一种资料性工具书,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上一年度的发展状况,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作用。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年鉴·20lO》是中国博物馆界的第一本年鉴,以科学的体例、丰富的内容、准确的表述,真实记录了2009年中国博物馆事业成长变化的轨迹,客观反映了2009年中国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博物馆年鉴·2010》在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召开前夕顺利出版,这是中国博物馆协会献给国际博协上海大会的又一份厚礼。
《中国博物馆年鉴》作为记录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记录历史、汇总信息的重要作用必将逐渐得以显现。衷心期盼中国博物馆协会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将《中国博物馆年鉴》的编纂持续进行下去,更细心、更精心地做好编辑工作,力争把《中国博物馆年鉴》办成全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年鉴精品,为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六,要把博物馆建设成为学术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博物馆既是文物收藏、陈列展览、教育服务的重要机构,也是开展科学研究、普及历史文化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古代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参与重大学术课题研究,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把破碎的、间断的、表面的实物概念,还原成连贯的、完整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要积极承担历史文化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坚持走出去宣传和请进来学习相结合,创新科普教育思路、途径和手段,推进历史文化知识的科普化、生动化、大众化、现代化,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形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在开拓创新中加快博物馆事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的新变化,科学技术的新进步,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对发展博物馆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服务运行机制,激发内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第一,要创新发展观念。适应新要求、新任务,推进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首先要创新发展观念。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积极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思路、新办法,把观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博物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要牢固树立时代意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现代科技和现代展览技术的发展步伐,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运作方式、体制机制、科技手段等融入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中,充分体现先进性、时代性、科学性。要牢固树立实践观点,经常深入实际和针对群众需求,确定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题,把博物馆工作融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人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
第二,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博物馆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关键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要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点的博物馆体系。我们不赞成“县县建博物馆”,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建设专题性博物馆,或结合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文物保护需求,建设遗址博物馆。地市级中心城市要把建设特色性博物馆作为重点,省会城市博物馆和省级博物馆更要统筹规划、各有侧重,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博物馆体系,防止简单雷同,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民营博物馆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以公立博物馆为主体、各种类型的民营博物馆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要抓住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结合博物馆事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的实际,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把为社会服务的好坏作为考核的根本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