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丛·俄汉语义范畴的多维研究:空间和时间范畴之对比
定 价:45 元
丛书名:语言学论丛
当前图书已被 3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姜宏 著
- 出版时间:2013/6/1
- ISBN:9787301225929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H35
- 页码:29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从语义范畴人手去寻找语言表现形式是当代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新思路和新趋势,这种研究范式对于对比语言学研究尤为合适。研究表明,俄汉语义范畴研究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借鉴。《语言学论丛·俄汉语义范畴的多维研究:空间和时间范畴之对比》以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为基本依据,并吸收其他功能语法流派的学理精华,融合当今语言学(包括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认知语言学等)中的一些新元素,以建立起俄汉语义范畴对比的多维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作者选择具有典型二元对立统一关系的空间和时间范畴作为切入点,对该范畴所涉及的传统语义系统及其形式表达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分析,其中还包括上述新元素视角的语用、认知、篇章、文化的阐释。这是一个集语法、语义、语用、认知、篇章、文化于一体,融传统描述与现代解释于一身的多维研究,旨在为语言学的对比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本著作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俄汉语义范畴的多维研究——二元对立视角的空间和时间范畴之对比”的结项成果。
本著作从申报课题时的论证到结项,再到成书跨越了5年的时间,其间的创作过程经历了诸多的困惑和磨难。
困惑主要来自于理论的建构。尽管笔者已经在课题论证时充分认识到,从语义范畴入手去探索语言表现形式是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新思路或新趋势,且这种思路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比较合适,但真正要把一纸理论构想变为洋洋数十万字的著作成稿,却有相当大的难度。原因很简单:迄今为止,国内外学界尚缺乏系统的功能语法学视角的俄汉语对比研究的成果可以借鉴。因此,从最初的理论构想出发,构建起比较完整的俄汉语义范畴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就成为了本著作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本著作要专门辟出第一章的缘由所在,它是本著作理论构建不可或缺的部分。
磨难主要源自操作程序的确立。本著作以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吸收俄罗斯及西方各个功能语法流派的精华,融合当代语言学中的一些新元素(包括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认知语言学等),旨在建立一个新的、符合当代语言学发展方向的俄汉语义范畴对比研究的框架和体系。但该框架和体系的建构说到底还只属于理论思维部分,而要把该理论思维现实地转为对俄汉语中最基本的空间和时间范畴进行对比研究,还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方法或视角。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笔者选择了“多维”研究的视域——既有语义类型和形式表达的对比,也有认知文化的阐释;既有篇章和语用分析,也有语法的功能性描写等。
经历了上述困惑和磨难后,笔者终于渐渐拨开了迷雾,见到了抵达彼岸的曙光,许多原本模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得到了梳理和澄清,并收获了些许实实在在的理论成果(详见“结语”部分)。
本著作的目的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目的为:欲通过对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的评述及其与当代语言学一些新理论的对比分析,建立起一个多维的俄汉语义范畴对比研究的框架和体系,由此为语言的对比研究提供较科学和系统的方法论;通过对俄汉语空间和时间范畴的多维视角的审视,寻找出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和共性,进而为我国的汉语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意义有:空间和时间作为自然语言中最基本的范畴,其研究成果无不具有普通语言学的性质,因为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是从人类认知和交际的共性为出发点的,所以其成果可以比较容易地为其他语言研究所借用。换句话说,该著作的学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及实践的普适性两个方面。
本著作由10章28节构成,其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建构语义范畴多维对比的研究框架和体系;二是根据这一框架对俄汉语空间和时间范畴进行多维对比研究。
本著作的完成是建立在较为丰富的前期成果基础之上的。迄今为止,笔者就该问题共完成25篇论文,其中有18篇发表在外语类核心刊物上。这主要包括:《功能语法理论研究的多维思考——谈当代语言学新元素对功能语法理论的修补和完善》、《二元对立视角的俄汉语义范畴对比研究之思考——兼谈空间和时间的二元对立统一关系》、《汉俄语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俄语篇章中的时间范畴问题》、《俄汉语中的时序:概念、语义类型及表达手段》、《功能语法视域下俄语表情句法的整合研究》、《俄汉语时间范畴语义系统对比研究》、《主观时间及其表达手段和文学篇章功能》、《俄汉功能语法对比研究的多维思考及设想》、《语言中的空间范畴及其俄汉多维对比研究框架》、《当代语言学样式对功能语法理论的修补作用》、《汉俄语空间关系对比分析》、《俄汉语中强烈程度意义的表达手段》、《俄汉语中的约量:概念和定位、语义类型和表达手段》、《现代俄语副词的新角度观察——语法特征、句法分布、篇章和信息功能》、《汉俄语中可能性范畴的语义类型及基本表达手段》、《汉俄语被动句语用功能和特征的对比分析》、《汉俄语中的空间关系:语义类型、表达手段及言语功能》等。也就是说,该著作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已经在外语类核心期刊或重要的文集上刊出,在学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姜宏,1966年生,湖南宁乡叭,文学博士。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俄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教学名师。主要学术兴趣为俄语语法学、功能语言学、俄汉语对比研究等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近60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曾两次国家公派赴莫斯科大学访学(2003.9-2004.7,2012.9-2013.1)教学和科研曾多次获省部级和复旦大学的奖励。
前言
第一章 俄汉语义范畴多维对比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第一节 关于功能语法理论
第二节 关于功能语法理论研究及俄汉语义范畴对比研究
第三节 关于功能语法理论的多维思考及设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言空间和时间范畴的对立统一及其多维研究构架
第一节 语言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语言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
第三节 语言空间和时间的对立性
第四节 语言空间与时间范畴的多维研究构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语空间范畴的语义系统
第一节 一般空间关系
第二节 局部空间关系
第三节 空间指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语空间范畴的形式系统
第一节 空间关系基本要素的表达
第二节 空间关系的典型表达模式及其变异
第三节 空间语义类型的表达
第四节 空间指示的表达
第五节 空间关系的边缘表达手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汉语时间范畴的语义系统
第一节 俄汉语时间范畴的语义系统研究综述
第二节 俄汉语时间范畴语义系统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汉语时间范畴的形式系统
第一节 俄汉语中的时序对比研究
第二节 俄汉语中的时位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俄汉语空间和时间范畴的语法学研究
第一节 语法学视域的空间和时间范畴研究
第二节 空间和时间形式的句法功能
第三节 空间和时间形式的句法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俄汉语空间和时间范畴的篇章学和语用学研究
第一节 空间和时间形式在篇章中的功能
第二节 时间信息在篇章中的间接表现(或隐性手段)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俄汉语言时间范畴的文化认知研究
第一节 俄汉语言时间范畴的文化认知研究构架
第二节 俄汉主观时间研究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俄汉成语中的时间范畴研究
第一节 俄汉时间成语的不同类型及主要来源
……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