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实验影像艺术视觉美学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梳理其影像的形式与风格,找寻其在影像视觉表达上的新技术和新观念,一方面使进行实验影像艺术的创作者们从中找寻有价值的经验,一方面对商业影片的制作和拍摄提供可行性的借鉴。书稿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对实验影像艺术概念的解读,二是对实验影像艺术视觉呈现的分析与梳理,三是对实验影像艺术未来视觉发展的前景预估。以影像视觉为新的角度,重新挖掘和建立实验影像艺术的美学地位。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在已有关于实验影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实验影像艺术的屏幕视觉、心理视觉,梳理和归纳实验影像艺术作品的视觉表现形式与风格,并找寻实验影像艺术区别于其它的视觉特点,总结其视觉美学价值。同时运用跨文化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方法,探讨实验影像艺术未来发展趋向问题。
实验影像艺术,正如其名所示,实验代表着前卫和先锋,像所有先锋艺术一样,它在艺术的媒介、形式和观念层面进行超前的探索,并且是以影像作为一种主要载体。
实验影像艺术源起于摄影和电影,后两者代表着本雅明意义上人类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后视觉经验的改变。随着机器复制图像的大量涌现,传统的“灵韵”逐渐丧失,机器之眼取代了肉身之眼,人类对于图像的接受也由原来的凝神静思转变为动态融入。虽然本雅明对视觉技术的科技进步抱持悲观态度,但艺术与新科技的快速结合早已成为不可逆的历史之势。在影像艺术萌生的早期,除了电影人,大量艺术家也投入影像的制作中。他们不仅确定了影像与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的关联,也开辟了不同于主流电影制作的实验之径。这也奠定了实验影像艺术在未来发展中的独特姿态——它既交织于艺术与电影的双重脉络中,又不时可以跳将而出,打破两者的边界,引入实验的态度和创新的视角,以一种更开放的视野介入对人之生存问题的观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主义的落幕和观念艺术、行为表演艺术的兴起,影像首先作为一种记录手段越来越多地介入当代艺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影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受到艺术家喜爱的艺术形式,实验影像艺术也成为此时兴起的新媒体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当然,这在更深层的意义体现了此一时期的媒介信息革命的直接成果,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敏锐地指出“媒介即信息”,是“人的延伸”。从这个时期开始,实验影像艺术以更为多样的方式融入乃至颠覆着当代艺术的创作,同时对电影的革新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们一同参与了60年代席卷西方社会的反文化运动,内含着打破一切旧的思想观念和机制体制的诉求。
时至今日,围绕着视觉技术的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带领我们进入媒介互联的数码复制时代。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对世界的感知已完全进入拟像模式。实验影像艺术作为新媒体艺术的重要一支,通过对新的数字技术和手段的引入,在表现新兴的人类经验方面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也因其天然的跨越边界的属性,衍生出多元互动的多媒体艺术链接形态,代表着艺术的未来样貌和发展趋势。
实验影像艺术没有严格的概念定义,却有着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每一个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上都以实验的姿态出现,为艺术语言的扩展开启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电影方面,它区别于传统电影的叙事性,更强调非写实性的、诗化的镜头语言,打破了传统电影机制的限制,使影像向工作室、美术馆甚至街头等空间开放;它的媒介属性所决定的与技术的更新互动使它对现时社会问题的介入和反思更具时效,更易触动现代人的心弦。由此可见,实验影像艺术对艺术、电影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实验影像的受众只是相对少量的创作者、研究者和观众,它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电影摄影、视觉效果和剪辑等。音乐视频和电视广告等也受实验影像艺术的影响。
实验影像艺术的重要性决定了无论在高校艺术教学还是在创作上都显示出了十分亟需的趋势,因此这样一本著作的出现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是一本详尽分析实验影像艺术视觉美学的著作,它将实验影像放置于电影与艺术的双重历史视野中,清晰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实验影像艺术所具有的视觉美学。通过在不同年代的实验影像作品中探寻、并置、对比,形成了脉络性的梳理、分析和呈现,又适度地借鉴和引用了相关理论,引导读者在视觉之外进行更深入的哲理性思考。作者王跖多年来在北京电影学院从事电影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教学,本书凝结了其多年任教和创作的研究成果,既得自实践中的真知,又具备一定的理论高度。如何认识实验影像艺术?如何开始实验影像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在当下的中国,实验影像艺术的历史梳理和相关理论构建亟待建立,本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收起全部↑
王跖,教授、美术学新媒体艺术方向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电影美术
个人研究/创作/获奖:
担任梅峰导演电影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艺术指导
获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艺术贡献奖”
获第35届德黑兰fajr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艺术指导奖”
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艺术探索奖”
担任中国/马来西亚合拍影片《星溪的三次奇遇》美术指导
入围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
获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银气球奖”
担任梅峰导演电影作品《恋曲1980》艺术指导
入围第3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入围24届塔林黑夜国际电影节
入围第3届海南国际电影节
担任京剧电影《四郎探母》美术设计
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戏曲片提名
作品涉及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领域。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湖北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北京索卡艺术中心、成都国
际文化艺术中心、横滨Bank ART1929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重要艺术机构展出
2016年参加第5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单元
序
绪论
第一章 实验影像艺术
第一节 何谓实验影像艺术
第二节 实验影像艺术产生的环境及其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
二、思想理论
三、相关艺术
四、社会环境
第二章 实验影像艺术的屏幕视觉
第一节 不一样的观看
一、生物之眼与机械之眼
二、捕捉光与影
三、反抗透视法
四、景与框
第二节 多样态的表现
一、媒介实验
二、再造形象
第三章 实验影像艺术的心理视觉
第一节 视觉思维
一、错觉与幻象
二、色彩的力量
第二节 动作思维
一、人的仪式化
二、移动的摄影机
第三节 时间思维
一、重复与循环
二、延缓与加速
第四章 实验影像艺术的视觉表达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
第二节 抽象及抒情
第三节 仿拟与重构
第四节 延展与装置
第五节 身体与面容
第五章 实验影像艺术的视觉未来
第一节 虚拟空间中的视觉体验
第二节 后生物时代的视觉感知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