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过去了,那个在天池边徘徊、纠结的情景一直残留在我记忆深处。彼时,我体内始终有两股力量在拔河,我耳畔一直有两种声音在争辩。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如昨。那是9月的一个上午。那天,我伫立在清澈晶莹的湖水旁,清风掠过湖面,拂过我的脸颊。我的思绪随湖面涟漪渐渐扩散,一直到波纹消失的岸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指出:“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能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一重要论断地把握了文艺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深刻揭示了文艺在展现时代精神、推动时步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的记录——记录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记录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喜怒哀乐,记录着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向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七十多年沧桑岁月,新中国这艘巨轮,有以为核心的掌舵,有亿万中华儿女勤力同心,正在扬帆起航的我们同心筑梦新时代,朝着“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宏伟蓝图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斗。
的时代闪亮铺陈,冲锋的号角无比嘹亮。
是个好地方!数十年栉风沐雨,新时代间步前行。在中下,在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碰各族干部群众始终沿着指引的正确方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开辟了从落后走步、封闭走向开放、贫穷走向富裕的伟大征程。的以来,是第二次中央工作座谈会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坚下,工作取得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感不断,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晓足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乘着第三次中央工作座谈会的和煦春风,一个团结和谐、繁荣富格、文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在祖国的怀抱中熠熠生辉。
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征程上,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当天山南北物阜民康、瓜果额香时,文化的田园也应该百花齐放。中国社会主入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使命在肩,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作为新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我们精心策划出版的“新时代文丛”原创文学精品系列图书,旨在用拳拳赤子之心、深厚的家国情怀、充沛激昂的感情、细致入微的笔触,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新时代文丛”原创文学精品系列图书分主题按辑出版。辑主要是庆祝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辉煌成就的作品,第二辑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作品,第三辑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作品,第四辑是隆重庆祝中成立的作品,第五辑是喜迎的二十大的作品。
不忘初心,方能致远。今后,我们将继续根据不同的主题,坚持每年编辑出版一辑“新时代文丛”原创文学精品系到图书,回报这片沃土。
第一章天池里有博格达峰、过往和眼神
第二章九岁那年我成了孤儿
第三章蹚过那段从少年到青年的河流
第四章长辈们的精气神在时光里渐渐走散
第五章几个老人要成立“快乐互助组”
第六章不经意间开了个“日间照料中心”
第七章博格达镇政府动员我办养老院
第八章这个院长还是你来当吧
第九章每个老人的“夕阳红”有色差
第十章建成一座养老院堪比西天取经
第十一章长辈们提醒我看看孔雀开屏的背后
第十二章老人的心思你要懂
第十三章野百合也有春天
第十四章这里是我们好的归宿
第十五章暴风雨来了
第十六章“夕阳阳产业
第十七章让老人的晚年再现高光时刻
第一章
天池里有博格达峰、过往和眼神
几年过去了,那个在天池边徘徊、纠结的情景一直残留在我记忆深处。彼时,我体内始终有两股力量在拔河,我耳畔一直有两种声音在争辩。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如昨。
那是9月的一个上午。
那天,我伫立在清澈晶莹的湖水旁,清风掠过湖面,拂过我的脸颊。我的思绪随湖面涟漪渐渐扩散,一直到波纹消失的岸边。很多人说,这半月形的湖面宛若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着以博格达峰的冰雪群峰。但我以为,这种比喻过于肤浅。其实,湖面在蓝天白云、雪岭云杉和绿草鲜花的映衬下,更像一块温润的碧玉,赋予这片土地温柔与美丽,让雪峰、植物有了灵气,让人类与野生动物彼此走近,同时给人以无限遐想。这块“玉”才是这个景区的主题。没有了天池,这里就是一片山谷凹地。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这个景区?就是因为这一泓湖水。亲水,是人的本性。动物亦是如此,譬如这个景区的马鹿、盘羊、雪鸡、水鸟等生灵。
而博格达峰,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意义表达,是另一个维度的大自然诠释。
作为东天山山脉的高峰,它是这一带山脉的主题;对景区而言,具有锦上添花的积极作用。它与湖面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组成了天池景区这幅山水画的主要部分。如果没有了博格达峰,这幅画就没有了灵魂。
顺着湖面倒影向上望去,三座雪峰并立而成的博格达峰,巍然屹立在一片银色的群峰之上,高峻挺拔,庄严肃穆,不由得让我想起博格达峰在蒙古语中的原意表达——圣山、灵山,想起了民间流传的一个说法——看到博格达峰,牧人要下马,行者要叩首,官员要顶礼膜拜。
此刻,阳光正穿过薄云洒落在湖面,湖上便有了星星点点的碎银波光。看上去,微波荡漾的湖水像一匹又一匹的绸缎,一层又一层向外铺开。这在以往,我准会拿出手机下这一美景,但今天心中五味杂陈,便没有了这个雅兴。现在,我是谁?牧人?行者?官员?我想我可能是一个归人,也可能什么都不是。但不管怎样,我还是低下头,两眼微闭,双手合十,向这座天山东部的高峰、人们眼中的神山默默祭拜。祭拜时,我想到了借住西王母祖庙的武承业教授,想起了关于道教宗师丘处机的传说。脑海里浮现出清代官员上山祭拜时的情景,那诵读《博格达鄂拉祭文》抑扬顿挫的声音似乎就在山谷里回响。而想得更多的则是如何度过这个坎儿,我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正当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时,一个声音让我的思绪折翼:“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听不见?我们要照相,请让一让!”
我回头一看,是一两个游客。那位男士正用充满愤怒的目光看着我,右手拿着手机,左手挥舞着,似乎在隔空赶我。那位女士站在我旁边,左手叉腰,右手向前指着,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
我让开一段距离。离开时,那位男游客又叫住我,让我帮他俩张合影。说着,把手机给了我。正当我集中精力照时,忽然跑过来一个小孩……